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际壮医医院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按照“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关口前移,防治结合”原则,挖掘广西本地壮瑶医药潜能,结合当地地理特点,熬制中药汤剂、制作防疫香囊,并提供给医护人员和患者,积极进行预防干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工作人员在照方配药。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工作人员在熬制中药汤剂。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工作人员在过滤熬制好的药汤。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工作人员将熬制好的中药汤剂装罐,准备打包。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打包好的中药汤剂外包装是否密封。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工作人员给分装好的中药汤剂贴上服用说明标签。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工作人员在给中药称重准备制作防疫香囊。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制作防疫香囊。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工作人员在照方配药。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医护人员用大叶桉进行煮水熏蒸。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2月24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搬运给空气杀菌消毒的中草药汤。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责任编辑: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