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立春后如何居家养生?
立春已过,从天文学意义上来说,春天已经开启。然而,从气象学意义上来说,气温仍偏冬季。这是一个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疾病高发的季节。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慢性病的老年群体,如何顺应四时、科学调养?让我们来听听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麻小梅的指导建议。

随着气温、生活环境或情志的变化,一些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可能会有短期“好转”现象,一些患者以为自己“好了”,便擅自停药。老年病科医生提醒,药物的作用是维持病情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擅自停药会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
春季血压可能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波动,一些高血压患者容易因“一时好”而放宽药物控制和血压监测。老年人应谨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如有异常应及时到院就诊。
糖尿病患者停用降糖药可能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风险。在血糖监测频率上,医生建议,血糖稳定的患者,可每周监测2~4次;近期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监测3~4次,并实时记录。
这个季节,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按时服药、饮食有常、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睡眠。
春季是脑梗复发风险升高的时期,尤其需要警惕防范。
医生建议,脑梗患者需坚持规范长期用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每月到院就诊,以检查病情变化情况,调整用药。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针对心脑肾的全面检查,平时应养成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的习惯。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按照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五脏中与春季对应的为肝。因此,春季居家养生的关键词为:养肝阳、疏肝气。
春季要防寒保暖。
医生建议,要做好保暖、多晒太阳。春季要防寒保暖,老年人不宜过早骤减衣物,特别是体弱者,穿着宜下厚上薄,既能养阳,又能收阴。晒太阳可以壮人阳气,建议选择上午八九时或者下午四五时的时候,到太阳底下晒晒头顶、后背,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
作息应遵循“夜卧早起”。晚上11时至凌晨3时为肝脏排毒的关键时间段,建议在11时前入睡,以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早上建议7时起床,更好地纳取一天当中的阳气。
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运动。晨起可到户外进行散步、跑步、骑行等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老年人在运动时,要根据自身体质、身体功能情况,来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建议以“稍感费力”为度,每周进行3~5次、每次20~60分钟的运动。年龄较大者,患高血压或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锻炼。
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春季阳气初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忌油腻、烟酒、生冷等损害肝脏、脾胃的实物。宜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豆制品、鱼肉等。春季多吃青菜可养肝护肝、增强抵抗力,如菠菜、西蓝花、丝瓜、芹菜、韭菜、香菜等,并适量少盐,膳食比例要均衡。
春季宜多吃青菜。
麻小梅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眩晕,头痛,痴呆,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周围神经病,失眠,焦虑、抑郁状态等心身疾病以及老年常见病。
编 辑:韦璐璐
一审一校:韦璐璐
二审二校:王煜霞
三审三校:张海波
来源 |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叶祯/文 宋延康/图 通讯员 王煜霞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