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进中西医协同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中医药参与率达95.6%
- 广西推进中西医协同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中医药参与率达95.6%
- 发表时间:2020-02-25 11:33:46来源:中新网广西
摘要提示:截至2月23日24时,广西确诊病例251例,其中中医药参与治疗240例,参与率95.6%。全区累计出院病例107例,其中104例出院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参与治疗率97.2%。
2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举行广西加强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情况新闻发布会。中新社记者杨志雄 摄
中新网广西新闻2月24日电(记者 杨志雄)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组、专家组副组长姚春24日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中医药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中西医结合,科学有序地做好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2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举行广西加强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情况新闻发布会。
姚春在会上介绍,广西建立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下发有关通知,要求定点医院要有中医医师参与救治,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将中医药专家纳入医疗救治专家组,要求每次自治区级专家实地和远程会诊、病例讨论均有中医药专家参与,不断推进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
广西推动中医药深度参与疫情防控。自治区中医药局成立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中医药救治专家组和中医医院感染防控专家组,多次组织中医药专家根据国家中医诊疗方案,结合广西气候、地域特点,总结临床救治经验,制定三版中医药防治方案并组织开展有关培训;加强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推动全面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加强科技攻关,积极参与国家中医药局“清肺排毒汤”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指导中医药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积极申报,4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厅疫情应急科技专项立项;加强中医防疫科普知识宣传,组织名医名家在多个主流媒体上作疫情防控宣讲,引导科学防控;组织全区中医药系统积极参加广西援助湖北医疗队,目前共有126人正在湖北前线参与医疗救治工作。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中医药参与救治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截至2月23日24时,全区确诊病例251例,其中中医药参与治疗240例,参与率95.6%。全区累计出院病例107例,其中104例出院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参与治疗率97.2%。”姚春介绍说。
她介绍,中医药对改善发热、咳嗽、咽痛、纳差、乏力等症状具有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效果是肯定的、有效的,在广西也是如此。比如,梧州市全部新冠肺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功实现广西首例治愈出院和5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定点救治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患者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截至2月24日,累计治愈出院34例,治愈出院率达62%。贵港市1例危重症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转为普通型。柳州市所有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广西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团队通过长江日报“在线咨询”,为武汉市居民提供中医健康居家防疫咨询、诊疗超过千人次,为9名确诊患者开方治疗,疗效明显,其中2例重症病人核酸检测转阴康复。广西支援湖北医疗队为武汉方舱医院、十堰市的病人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导患者练习中医壮医养生功。
此外,广西中医系统积极运用预防方药、中药壮瑶药香囊、艾灸、八段锦、壮医三气养生操等中医壮瑶医治未病方法,为普通易感人群、密切接触者、一线医务人员等提供预防干预,不断增强免疫力,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据悉,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分别发放“预防疫肺1号方、2号方”“益气清瘟饮”“壮医防瘴药茶”约15万份。崇左市各级中医医院每天煎煮预防汤药,累计免费发放4万多人次。梧州市推出中医药防控疫情的“梧州方案”,为社区观察人员免费配备“四个一”:一份爱心防疫茶、一盒艾条、一个香囊和一张预防时疫小处方。
“下一步,我们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全力推进中西医协同疫情防控救治工作,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作用。” 姚春称。(完)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