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国壮的故事征文4】我与国壮共成长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985院校毕业,博士学位,学习成绩不差,但也与学霸相差十万八千里,能写写文章做做课题,但跟高手比起来也是瞬间被秒成渣渣。该结婚的年纪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也没耽误,第一次见我的人没谁觉得我像个医生,因为医生看上去应该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而我,黄色的短发、红框的眼镜、嘻哈的阔腿裤、Kaws的T恤......看上去可能“社会”了一点。
我曾经是一名标准的儿科“逃兵”。2014年博士毕业后,考虑到儿科医生收入低,在异乡工作太忙完全没机会回家探望父母,丈夫是外科医生根本没时间照应家里,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陪伴,职场打拼晋升遥遥无期等各种因素,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弃医从教,我甚至把曾经最珍爱的宝贝——工作时记录各种口诀、公式、用药剂量的口袋宝典都留在了娘家,封存到了柜子里并跟它们道别说“永远不见”,以示自己离开的决绝。记得老板知道我这“糊涂”的决定后,痛心且语重心长的跟我说了一句“傻死了,你会后悔的......”,当时不以为然,我相信自己的决定,我认为这是我人生中无比勇敢和正确的一步。
没想到的是,在学校工作几年下来,老板那句“你会后悔的”真的灵验了——曾经让我觉得累、觉得没前途的工作,竟会让我在夜深人静时默默怀念!现在回想起来,在学校工作的几年谈不上让我后悔,毕竟那几年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新技能,也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但就像人总是放不下初恋一样,我还是觉得穿上白大褂、挂上听诊器的自己,好像才是真正的自己。经过反复的纠结与思考,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我还是决定回医院工作。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机缘巧合之际,我的简历被转到了国壮。
2017年3月,我第一次来到国壮,那天阳光明媚,当时的国壮还是一个大工地,平乐大道也是处处施工,要绕进医院非常艰难,那天应邀前来的有十来位博士,在等待医院领导接见的时候,大家伙都还聊天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你从哪儿来?如果国壮聘你,你会过来吗?
我当时没兴趣参与这些讨论,因为在大家还在忐忑犹豫的时候,我心里无比确定:我,一定会来国壮工作。
这种决心源自何处?也许源于99年高考那会我义无反顾选择学医,也许源于04年考研我毫不犹豫选择儿科,也许源于诊室里患儿家属对我说“甘医生,你看病看得仔细,以后孩子不舒服都来找你看”,也许源自父母、爱人和孩子对我的支持,也许源于导师一直以来对我的教导与肯定,也许源于湘雅给我的启蒙,也许源于命中注定......也许源于那几年我深深领悟到,这世界没有所谓哪个工作更简单,任何工作都需要自己全身心投入,只有不停努力、不轻言放弃,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但是回头谈何容易,专业丢下几年要花功夫捡回来,成家有孩子以后,事业与家庭如何兼顾,当时我还犹豫过回医院是做临床还是干行政,开业之际人员紧缺,儿科医生更是稀缺,从有利于医院发展的角度出发,重回临床、带领儿科团队把儿科发展起来,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做这个决定真的很艰难,正式面试的时候,我还死鸭子嘴硬的强调不干临床,结果领导锲而不舍做工作,最终本人被成功洗脑,为此我又特地回娘家把我的口袋宝典找出来带回南宁。
记得再一次来国壮的时候,是向黄国东副院长提交儿科发展规划,跟领导聊了科室建设的设想后,还去装修中的儿科病房看了一圈,那一刻,面对满地建材的毛坯病房,我深深感到了责任与压力:国壮儿科是一张白纸,领导将这张白纸交到我手上,我能将这张纸画好吗?如果我有杨体泉教授的能力,如果我有肖常青教授的阅历,我想做好这份工作不在话下,但我资历尚浅,要学的还太多太多,我真的没有把握挑好这副担子。
“心虚让人进步”,因为心虚,因为怕自己做不好,所以劳动协议刚签完,我立马联系老板,回湘雅回炉进修,老老实实把前面几年偷的懒补回来,老板得知我“浪子回头”俨然露出老父亲欣慰的笑。
老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这话绝对是已经创业成功人士散播的有毒鸡汤,人都是对已经克服的困难轻度鄙夷,对未知的困难心存敬畏,于零起步国壮儿科而言,满眼都是困难,没有成型的团队、没有专科的积淀、没有学术知名度、没有核心竞争力......什么都没有,我们还有什么好奋斗?
有那么一瞬间,我真觉得困难似乎将压倒一切,但就是在关键的时候,我发现我不是一个人:
院领导说“儿科是经济效益弱、社会效益强的科室,儿科能带动患儿家属对医院的认识,儿科医生劳动强度大,我们要全力支持儿科的工作。”
人力资源说:“我们全力帮儿科招贤纳士。”
财务说:“儿科医护的绩效不能按照科室收入考核,而是应该按照业务量考核。”
信息说:“系统问题随时提出,第一时间解决。”
宣策说:“儿科宣传交给我们。”
基建办说:“场地改造交给我们。”
后勤说:“水电改造交给我们。”
资产说:“需要设备尽管提出来。”
广西名中医王立宁主任说:“不怕,我帮你们西学中。”
小儿外杨体泉主任说:“走,跟我一起去基层义诊、宣传、找病人去。”
风湿科李凤珍主任说:“甘博,壮医外治搞起来,我带你。”
儿科陆家伦医生说:“主任,我来国壮就是踏踏实实来工作的。”
......
那时那刻,我还能以“一无所有”为借口退缩、推脱吗?我们什么都有,有天时、有地利、有人和!我们什么都不缺,既然是从零开始,那哪怕只是迈出一步,我们都是进步的!所以,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自2018年8月30日我们开科收病人,儿科团队承担了儿科病区、新生儿病区、儿科门诊、儿科急诊、小儿推拿等医疗单元的工作任务,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严格执行专业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用药安全,科室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病人逐渐多起来。我们抓病案质量、抓专业能力、抓服务态度、抓责任心;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我们走出去参与医院各种形式义诊活动数十余场次,在社区、广场、基层都能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注册微信公众号、举办妈妈课堂、开讲青春健康知识,向家长们普及育儿知识、科普防病治病正确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团队努力开展各种中医、民族医特色诊疗业务,包括小儿推拿、滚蛋疗法、艾灸疗法、拔罐疗法、太极罐疗法、耳穴疗法、针灸疗法、敷贴疗法、伏九贴、药浴疗法、香囊疗法等,这些特色疗法的运用,在提升了团队治疗水平的同时,家属接受程度亦高;我们开办儿科中医民族医学习班,提升自身中医、民族医能力水平,亦是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医、民族医精华。在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医院领导及各职能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国壮儿科(含新生儿科)快速发展,科室业务量节节攀升,门急诊量从开业之初500人/月,提升到目前3000人/月,病房出院人次达到150人/月,有效解决了五象新区自建设以来区域内儿童看病不方便的问题。
在国壮开业一年之际,回过头来看这一年我们所经历的汗水、泪水及迷茫,其实都是为这一刻所拥有的开心、信心、决心所作的铺垫,正是在国壮的这一年,我更加深刻的感悟到: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成长的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直面内心的惶恐,寻找前进路上的动力与志同道合的同伴,携手坚定的朝目标出发,才不负韶华。创业路上我们不孤独,让我们一起为下一个一年、十年、三十年打拼吧,相信未来的我们一定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