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教研室针灸推拿学教研室详细

《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发布时间:2023-05-17 16:57 本文来源: 针灸推拿学教研室 阅读次数:0

                   《推拿手法学》广西中医药大学2023版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针灸推拿学教研室

《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学分: 4学分

学时: 64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见习44学时)

适用对象:      年级  针灸推拿学  专业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  □专业限制性选修   □专业基础必修课   R专业必修    □专业限制性选修

【教学形式】R线下    □线上   □线下线上混合  □社会实践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及较强的自主学习与沟通表达能力,坚持“以疗效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的推拿服务理念,坚定对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临床常见病的定义、病因病机以及推拿诊疗要点和过程。

3. 能力目标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具备运用四诊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具备运用手法操作及常见病辨证辨病推拿施术的能力,具备独立诊断,独立推拿及“知犯何逆,随症治之”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内容:临床常见病的推拿手法治疗方法与步骤。

分析:本门课程主要让学生们掌握常见疾病的推拿诊疗能力,并举一反三。

对策:理论讲解配合图文、动图以及视频,适当采用课堂直接演示以及互动环节;临床见习进行真实患者诊疗全程,借助诊室环境进行生生、师生之间推拿手法练习和考核。

难点

内容:临床常见病的病症辨病推拿施术的能力。

分析:不同的疾病以及相同的疾病不同的辨证,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节段,其治疗手法具有差别。

对策: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对比不同的辨证之间的异同,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课程考核与评价】

1. 课程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2. 课程成绩评定

     ①形成性评价

    由平时见习作业、见习积极性、学生个人推拿治疗手法实际评测三方面组成。

     ②终结性评价

    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进行评定。本课程闭卷考试。

     ③成绩构成

    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3. 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由学生见习作业、见习积极性(考勤)、见习中教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测组成。期末理论考试闭卷进行,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质量标准以及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命题。

【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时长

1.

第一章绪论

线下

1学时,40分钟

2.

第二章中国推拿手法简史

线下

1学时,40分钟

3.

第三章基础理论与知识

线下

1学时,40分钟

4.

第四章基本手法

线下

6学时,240分钟

5.

第五章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

线下

2学时,80分钟

6.

第六章推拿手法人体操作

线下

6学时,240分钟

7.

第七章康复手法

线下

1学时,40分钟

8.

第八章刮痧与热敷

线下

1学时,40分钟

9.

第九章推拿手法的现代研究

线下

1学时,40分钟

【参考书目】

1. 周运峰.推拿手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第一 绪论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推拿手法是什么,如何用,怎么学。

2.知识目标。

掌握推拿手法的定义,熟悉推拿手法学的研究内容。

3.能力目标。

能正确阐述本章所学相关内容。

【教学时数】

理论:1学时,并在其后具体病症学习中针对性教学。  

见习:贯通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推拿手法学的概述及研究内容

2.推拿手法学的课程目标及内容、推拿手法在推拿学中的地位及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策略】

1. 本节内容主要采用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教学。理论课堂先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讲述,结合临床具体案例启发学生临床查体的重要性。

2. 理论课堂上进行PPT讲解结合实际操作演示。

3. 见习课中对患者进行手法操作时及时讲解相应手法的技术要领。

【考核内容】

1. 推拿手法的定义。

2. 推拿手法的学习方法。

第二  中国推拿手法简史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坚定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疾病的信心

②通过学习中国推拿手法简史进一步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中国推拿手法发展简史。

3.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唯物主义史观认识中国推拿手法的发展历史。

【教学时数】

理论:1学时。  

见习:贯通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推拿手法的起源

2.早期的按摩手法

3.唐宋元时期的按摩手法

4.明代的推拿手法

5.清代的推拿手法

6.近代的推拿手法

7.推拿手法的现代发展

【教学方法、策略】

1. 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中国推拿手法简史的介绍。

2. 案例式:在具体讲解穿插历史案例,结合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4. 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考核内容】

1.推拿手法的起源。

2.历代重要推拿典籍及医家。

三章基础理论与知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坚定中医整体辨证观念在推拿治疗的应用

②重视现代医学相关基础

③培养学习推拿的自信心。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推拿手法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

4. 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正确阐述推拿手法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

【教学时数】

理论:1学时。  

见习:贯通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推拿手法的定义

2.推拿手法的命名与分类

3.推拿手法的作用原理

4.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5.推拿手法的学科特点

6.推拿手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7.推拿手法的操作体位

8.推拿意外的处理及预防

9.推拿介质

【教学方法、策略】

1. 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推拿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讲述。

2. 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3. 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4. 情景式:必要时模拟实际诊疗场景,生动的增加对手法基础理论与知识的认识。

【考核内容】

1.推拿手法的定义、命名及分类

2.推拿手法的作用原理和基本要求

3.推拿手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4.推拿手法的操作体位

5.推拿意外的处理及预防

四章  基本手法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坚定中医整体辨证观念在推拿手法的应用

②重视现代医学基础。

③培养学习推拿手法的自信心。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各类基本手法的技术要领。

3.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正确完成各类基本手法的操作。

【教学时数】

理论:6学时。  

见习:贯通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各类基本手法的技术要领。

2.各类基本手法的实践操作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策略】

1. 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手法演示和练习,直观展示手法的技术要领。

2. 案例式:在具体讲解穿插临床实际案例,结合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4. 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5. 情景式:必要时模拟实际诊疗场景,生动的增加对手法诊疗疗程的认识。

6. 拓展式:本章节内容需在课本基础上,结合临床具体实际,综合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进行一定的拓展,使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使课堂内容内涵丰富,贴近临床。

【考核内容】

1.各类基本手法的技术要领。

2.各类基本手法的实际操作。

五章  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坚定中医整体辨证观念在推拿手法的应用

②重视现代医学基础。

③培养学习推拿手法的自信心。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的技术要领。

3.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正确完成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的操作。

【教学时数】

理论:2学时。  

见习:贯通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的技术要领。

2.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的实践操作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策略】

1.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手法演示和练习,直观展示手法的技术要领。

2.案例式:在具体讲解穿插临床实际案例,结合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4.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5.情景式:必要时模拟实际诊疗场景,生动的增加对手法诊疗疗程的认识。

6.拓展式:本章节内容需在课本基础上,结合临床具体实际,综合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进行一定的拓展,使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使课堂内容内涵丰富,贴近临床。

【考核内容】

1.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的技术要领。

2.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的实际操作。

六章  推拿手法人体操作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坚定中医整体辨证观念在推拿手法的应用

②重视现代医学基础。

③培养学习推拿手法的自信心。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推拿手法人体操作的技术要领。

3.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正确完成推拿手法人体操作。

【教学时数】

理论:6学时。  

见习:贯通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推拿手法人体操作的技术要领。

2.推拿手法人体操作的实践操作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策略】

1.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手法演示和练习,直观展示手法的技术要领。

2.案例式:在具体讲解穿插临床实际案例,结合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4.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5.情景式:必要时模拟实际诊疗场景,生动的增加对手法诊疗疗程的认识。

6.拓展式:本章节内容需在课本基础上,结合临床具体实际,综合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进行一定的拓展,使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使课堂内容内涵丰富,贴近临床。

【考核内容】

1.推拿手法人体操作的技术要领。

2.推拿手法人体操作的实际操作。

七章  康复手法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坚定中医整体辨证观念在推拿手法的应用

②重视现代医学基础。

③培养学习推拿手法的自信心。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康复手法的技术要领。

3.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正确完成康复手法操作。

【教学时数】

理论:6学时。  

见习:贯通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康复手法的技术要领。

2.康复手法的实践操作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策略】

1.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手法演示和练习,直观展示手法的技术要领。

2.案例式:在具体讲解穿插临床实际案例,结合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4.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5.情景式:必要时模拟实际诊疗场景,生动的增加对手法诊疗疗程的认识。

6.拓展式:本章节内容需在课本基础上,结合临床具体实际,综合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进行一定的拓展,使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使课堂内容内涵丰富,贴近临床。

【考核内容】

1.康复手法的技术要领。

2.康复手法的实际操作。

八章  刮痧与热敷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坚定中医整体辨证观念在刮痧与热敷的应用

②重视现代医学基础。

③培养学习刮痧与热敷的自信心。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刮痧与热敷的技术要领。

3.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正确完成刮痧与热敷操作。

【教学时数】

理论:1学时。  

见习:贯通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刮痧与热敷的技术要领。

2.刮痧与热敷的实践操作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策略】

1.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刮痧与热敷演示和练习,直观展示刮痧与热敷的技术要领。

2.案例式:在具体讲解穿插临床实际案例,结合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4.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5.情景式:必要时模拟实际诊疗场景,生动的增加对刮痧与热敷的认识。

6.拓展式:本章节内容需在课本基础上,结合临床具体实际,综合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进行一定的拓展,使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使课堂内容内涵丰富,贴近临床。

【考核内容】

1.刮痧与热敷的技术要领。

2.刮痧与热敷的实际操作。

九章  推拿手法的现代研究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充分认识到推拿手法现代研究的意义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推拿手法现代研究的常用方法。

3.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认识与了解推拿手法的现代研究。

【教学时数】

理论:1学时。  

见习:贯通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推拿手法现代研究的常用方法

【教学方法、策略】

1. 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降解推拿手法的现代研究

2.案例式:在具体讲解穿插推拿手法现代研究的实例,结合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4.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考核内容】

推拿手法现代研究的常用方法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