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管理教研室简介
医学信息管理教研室成立于2020年7月,由病案统计室、信息中心组成,目前教研室成员共9人,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4名;研究生学历2名、本科学历6名;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4名;取得国际疾病与操作分类(ICD-10、ICD-9-CM-3)证7名、统计证1名、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7名。医学信息管理教研室主任张帆是广西医师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壮医质控中心委员兼秘书,教研室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是一支专业基础扎实,朝气蓬勃,教学严谨,团结协作,创新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学团队。
教研室严抓师德师风、学风作风,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专业学习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有严谨工作作风的医学信息人才。开设并承担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病案信息学》课程教学任务,完成2017级、2018级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课程105学时,针对教学方法不断改革,课堂上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采用理论课+实践课的形式,运用问题导向式、讨论演示、翻转课堂、头脑风暴等方法开展课程教学,2019年9月课程开设以来得到学生好评,2016级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课也要求增加该课程21学时;承担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已完成14名实习生的带教任务,每年均承担7-10名实习同学教学带教任务。
始终保持知识点的不断更新与进步,教学与工作实践结合紧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对所学课程掌握吸收更为深入、透彻。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自治区级课题1项、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课题1项、院级课题3项。教师先后在《中国病案》《中国医院统计》《中国卫生统计》等期刊发表论文25篇。2019年举办全区病案管理新进展培训班,2021年举办广西中医药大学病案管理沙龙暨病案编码能力提升培训班。
医学信息管理教研室工作理念
立德树人、引领发展、高效课堂、促进提高。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素质教师团队。
1.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成立医学信息管理教研室以来,本教研室承担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病案信息学》课程教学任务,完成2017级、2018级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课程105学时,采用理论课+实践课的形式,运用问题导向式、讨论演示、翻转课堂、头脑风暴等方法开展课程教学。完成18名实习生、2名进修生的带教工作,教学效果良好。
2.注重教学方法学习,努力创建学习型教研室。组织科室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试讲,举办教研室授课比赛,参加医院举办的首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科室一名员工以出色表现荣获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现场演示奖、一等奖。通过多渠道的学习,教学水平逐步得到提升。定期组织教研室人员交流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3.坚持“以赛促训、训赛结合”的教学理念。实践“教赛融合”教学模式2020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病案校园新星赛,为保证赛前准备的工作的有效推进,根据各教师的专长,组建了指导教师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完善题库,注重引入新知识与改进和创新设计型题目,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制定详细的训练与竞赛方案,分三步骤构建训练模式,线上线下开展模拟竞赛,培养学生应赛能力。最终以全国第四名成绩进入总决赛。在总决赛中再创佳绩荣获“全国病案专业技能大赛”第六名。教研室将实践,
4.注重后期实践教学。对参加“广西国际疾病与手术操作编码证”考试的实习同学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模拟考试、系统授课的培训。指定实习生、进修生培养方案,探索病案信息后实践教育模式,以“学生的获得感”为中心,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编码实操、系统操作,提高实践能力,达到教学“入脑、入心”的教学目标,培养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病案信息人才。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