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

您的位置: 首页 中医药养生中医药养生详细

原来山楂这味药,竟藏着四副面孔!

发布时间:2025-02-21 11:32 本文来源: 宣传科 阅读次数:0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新年好呀~

昨天收到朋友的灵魂拷问:"过年吃太多,感觉胖了一圈,肚子胀胀的。我昨天去找医生开了几副中药回家煮,看到药袋里有两种形态的山楂,一种是红红的,一种是黑乎乎的,还会变身的吗?这其中有什么讲究?"


这个问题问得好!今天药师小邹就带大家解锁这个藏在药斗子里的秘密——原来山楂这味药,竟藏着四副面孔!


微信图片_20250210150454.jpg

基础款:生山楂

· 外貌特征:保留鲜艳的红色果皮,有灰白色小斑点。

· 必杀技:酸中带甜,消食界的"清道夫"。

· 消肉食:年夜饭的猪蹄、红烧肉吃顶了?生山楂含有的有机酸和脂肪酶专克油腻。

· 活血通络:适合经期小腹凉、痛经的姑娘们泡水喝。

· 隐藏技能:现代研究显示其辅助降脂降压效果。  

· 适用场景:泡水当下午茶、炖肉时当天然嫩肉粉。

图片2.png

轻熟版:炒山楂  


· 修炼过程:文火清炒至表面微黄,给山楂来个"美拉德反应"。

· 性格转变:酸味收敛,增添淡淡焦香。

【核心价值

· 消食不伤胃:适合脾胃虚弱又贪嘴的"战五渣"体质。

· 收敛止泻PLUS:对付吃撑后软便效果更佳。

· 冷知识:常与神曲、麦芽组队成"消食三剑客"。

· 鉴别技巧:较生山楂色更深,掰开断面果肉呈黄褐色 ,偶见焦斑。

图片1.png

硬核版:焦山楂

· 终极进化:猛火炒至表面焦褐,散发出焦香气。

· 味觉革命:酸味减弱,苦味登场。

【绝地反击】

· 止泻小能手:急性肠胃炎后的水样便克星。

· 抗菌buff:活性成分能抑制肠道致病菌。

· 经典配伍:常与焦麦芽、焦神曲组成"焦三仙"天团。

· 使用警报:非腹泻人群慎用,小心变"堵车"。

图片4.png

暗黑版:山楂炭


· 涅槃重生:外焦黑如炭,内部保持黄褐色。

【药理突变】

· 止血圣手:消化道出血、崩漏见红时的急救队员。

· 收敛王者:血痢时的止血止泻双科专家。

· 现代应用:胃溃疡出血期的辅助治疗。

· 特别提示:需专业医师指导使用,切勿自行尝试。
图片2.png

药方里同时出现生山楂和焦山楂?  

当生山楂遇上焦山楂,其实是中医"攻守兼备"的智慧:


攻:生山楂消食化积,帮你清理肠胃里的"战场"  ;

守:焦山楂止泻抗菌,修复受损的肠胃防线。


就像给肠胃请了"清道夫+维修工"组合,边清理边修复,双管齐下,效果翻倍!


药师温馨贴士

服用山楂需注意:


  • 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请绕道;

  • 孕妇慎用(活血成分可能"搞事情");

  • 不同炮制品千万别混用(止血和活血会"打架");

  • 养生茶建议选生山楂,每天不超过15克。

下次抓药时,不妨细致观察下你的山楂是哪个"皮肤"。不同形态的山楂,承载着中医对于药材炮制的深厚智慧,也体现了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对于药材性味、功效的精妙运用。


在用药过程中,我们应严格遵循医嘱、科学用药,方能真正发挥药材的疗效。


特别提醒:文中配伍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医嘱。(“配伍”是指在中医药学中,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特点,将两种或多种药物按一定比例组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或产生新的治疗作用。配伍是中药方剂的基础,通过合理的药物搭配,可以达到协同增效、相互制约或调和药性的目的。  


    编 辑:韦璐璐
一审一校:韦璐璐
二审二校:曹   哲
三审三校:张海波
通讯员:明秀分院药剂科 邹文
(图源网络,仅作科普宣传,如侵删。)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原来山楂这味药,竟藏着四副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