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介绍国壮风采医护风貌详细

【我和国壮的故事征文10】在巨变中成长,于不变中坚守

发布时间:2019-10-23 13:55 本文来源: 系统 阅读次数:0


征文.png


二十九年不长,在人生漫漫长河中,或许就是弹指一挥间;而对我而言,这二十九年,既是自己陪伴医院成长,也是医院见证自己芳华的最美时光!我经历、我见证!

记得1990年4月,年级主任带着我到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面试,黄汉儒所长问了几个问题,“会讲壮话吗?能爬山吗?会哪种壮医治病方法?”我很肯定的回答,我从小就会刮痧、拔药罐,回答之后,我递给他一篇用隶书写的《对民族医药的展望》,很顺利地通过黄汉儒所长的考核,1990年8月我怀揣梦想分配到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正是人生旅途一个里程碑式的起点。二十九年来,经历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广西壮医医院,2016年并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我先后从事少数民族医药发掘整理、全科、大内科、血液病科、风湿病科,我与医院同进步,共发展,我心中留下了许多许多的故事,而且,有些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故事……

巨变:环境日新月异,实力突飞猛进

——建筑设施巨变

当年研究所的临床验证部只有一座两层楼的房子,门诊病房、检查检验、药房药库等都在里边,犹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经过几代院领导及全体员工的努力,起了住院综合楼,而现在的医院花园式就医环境,门诊、住院楼,从设计到布局都非常有壮族特色,人性化、现代化十足。

——检查设备齐全

29年前我们帮病人检查手段少得可怜,有二维黑白B超就很好了。记得当年我做血液科时,没有全血细胞分析仪,贫血患者无法诊断大细胞、小细胞贫血;2006年做风湿病科开始时,只能做类风湿因子定性和血沉,更不用说能做自身抗体了,遇到一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时,由于当时不能做自身抗体检查,诊断只能靠外送和医生的临床思维诊断。而现在,自身抗体检查、抗CCP、AKA、CT、MRI、DSA等检查全有了,使疾病的诊断精准快捷。

——学科全面发展

当年我参加工作时,外科只有普外科、骨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而现在内外妇儿、皮肤、口腔、眼科、耳鼻喉、康复科,ICU、内镜中心、血透中心都有,为我们从事壮医保驾护航。

——业务技术提高

虽然刚开业一年,招才纳贤,吸引区内外的高级人才,在院领导下,专家们不懈努力,业务和技术都很好,每个学科都有显著的发展进步,尤其推行国壮特色的MDT,不断提升疑难危重症的诊治能力。以我们风湿病科为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等疑难危重症的诊治能力显著提高,有硬皮病患者治疗后好转10多年,从来没有复发,至今能正常劳动。

不变:初心职责未改 爱院敬业如初

回顾29年,医院就像是我们的“家”。我在这个家足足呆了29年,我的青春、壮年都在这里度过的;我的烦恼、迷茫、欢乐、欣慰大多也是在这里发生的;我从一个小字辈的住院医生到如今的老字辈科主任,从医疗业务的生力军到到学科建设的掌门人,这个“家”见证了我的成长和进步,这个“家”为我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没有这个家,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我。

我从广西中医学院毕业后到研究所开始上班,第一个科室就是在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普查整理办公室,从事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普查整理工作,收集10000多验方秘方和一批技法,之后去临床验证部、医院等,这一干就是29年,2006年创建壮医风湿病科,如今我依然坚守在风湿病科,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虽然科室如一,但我在专业技术上得到了纵向发展:从住院医生升为主治医师,再升为副主任医师,最后升为主任医师一路“顺畅”,2017年获得全国卫生计生先进工作者、2018年评为中国好医生。

和年轻时一样,这一路走来,我们从医的初心始终如一,坚守崇尚科学,笃信技术的立身之本,不怕辛苦,从不叫累,只要看到医院一点变化、自己取得一点进步就觉得值。因为我们知道技术的进步学无止境,医院的发展没有顶峰。

29年来,医院教育我要视病人如亲人,正因为有病人的信任,才能让我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我能练就救死扶伤的本领,为病人解除病痛。这29年,老前辈到新同事,都给予了我最大的关爱和帮助,让我执着追求壮医药事业的发展,把壮医技术在新的医院生根、发芽、壮大,并在全体同仁的配合下,得以开展更多壮医项目、开展新技术,发挥壮医特色和优势,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当然,最让我感恩的,还是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这个新平台,对她的感恩之心我将一如既往。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我和国壮的故事征文10】在巨变中成长,于不变中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