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推拿治疗学》广西中医药大学2023版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针灸推拿学教研室
《推拿治疗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学分: 4.5学分
学时: 72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见习12学时)
适用对象: 年级 针灸推拿 专业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 □专业限制性选修 □专业基础必修课 □专业基础限制性选 R专业必修 □专业限制性选修
【教学形式】R线下 □线上 □线下线上混合 □社会实践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及较强的自主学习与沟通表达能力,坚持以“疗效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的推拿服务理念,坚定对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临床常见病的定义、病因病机以及推拿诊疗要点和过程。
3. 能力目标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具备运用四诊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具备运用手法操作及常见病辨证辨病推拿施术的能力,具备独立诊断,独立推拿及“知犯何逆,随症治之”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
内容:临床常见病的推拿手法治疗方法与步骤。
分析:本门课程主要让学生们掌握常见疾病的推拿诊疗能力,并举一反三。
对策:理论讲解配合图文、动图以及视频,适当采用课堂直接演示以及互动环节;临床见习进行真实患者诊疗全程,借助诊室环境进行生生、师生之间推拿手法练习和考核。
难点
内容:临床常见病的病症辨病推拿施术的能力。
分析:不同的疾病以及相同的疾病不同的辨证,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节段,其治疗手法具有差别。
对策: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对比不同的辨证之间的异同,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课程考核与评价】
1. 课程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2. 课程成绩评定
①形成性评价
由平时见习作业、见习积极性、学生个人推拿治疗手法实际评测三方面组成。
②终结性评价
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进行评定。本课程闭卷考试。
③成绩构成
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3. 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由学生见习作业、见习积极性(考勤)、见习中教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测组成。期末理论考试闭卷进行,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质量标准以及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命题。
【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 内容 | 教学形式 | 教学时长 |
1. | 第五章,骨伤科病症推拿 第一节,概述,颈椎病,落枕 | 线下教学 | 3学时,120分钟 |
2. | 寰枢关节失稳、前斜角肌综合征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3. | 胸胁迸伤,脊椎小关节紊乱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4. | 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5. | 腰背部筋膜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6. | 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7. | 腰骶部劳损,骶髂关节损伤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8. | 第六章四肢病症推拿 肩关节周围炎,冈上肌肌腱炎,肩袖损伤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9. |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10. |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腕关节扭伤,腱鞘囊肿,腕管综合征,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11. | 髋关节滑囊炎 梨状肌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损伤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12. |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软骨软化症、髌下脂肪垫损伤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13. |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膝骨关节炎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14. | 踝关节扭伤、踝管综合征,跟痛症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15. | 胃脘痛,痹症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16. | 头痛,眩晕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17. | 面瘫,中风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18. | 痛经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19. | 产后身痛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20.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近视 | 线下 | 3学时,120分钟 |
21. | 颈肩部、上肢病症推拿 | 见习 | 4学时 |
22. | 腰背部、下肢病症推拿 | 见习 | 4学时 |
23. | 内科、妇科、五官科病症推拿 | 见习 | 4学时 |
【参考书目】
1. 井夫杰,杨永刚.推拿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2. 《推拿学基础》
3. 《推拿手法学》
4. 《实用骨科学》
5. 《正常人体解剖》
注:教材前四章为推拿学基础内容。本课程主要选取教材第五-九章内容进行教学。
第五章 骨伤科脊柱病症推拿
第一节概况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坚定推拿治疗的中医整体辨证观念与西医的现代解剖学基础,重视进行推拿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检查辨证以及推拿施术的注意事项。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脊柱病症常用检查及其应用,结合脊柱解剖生理特点较完整陈述脊柱病症的推拿施术要点。
3.能力目标。
能演示出常用脊柱病程检查。
【教学时数】
理论:1学时,并在其后具体病症学习中针对性教学。
见习:贯通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脊柱常用检查
2.脊柱病症推拿施术要点
【教学方法、策略】
1. 本节内容主要采用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教学。理论课堂先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讲述,结合临床具体案例启发学生临床查体的重要性。
2. 理论课堂上进行PPT讲解结合实际操作演示。
3. 见习课中对患者进行诊疗时及时讲解相应查体的意义。
【考核内容】
1. 常用检查的临床意义。
2. 脊柱病程的推拿手法施的应用原则。
第二节 脊柱病症推拿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坚定中医整体辨证观念在推拿治疗的应用
②重视现代解剖学基础
③培养学习推拿的自信心。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常见脊柱病症的定义、辨证要点以及的推拿施术流程。
3. 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正确演示常见脊柱疾病的推拿诊疗过程。
【教学时数】
理论:23学时。
见习:贯通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落枕按定义、应用解剖、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推拿治疗等进行重点介绍,简要讲解预防调护、临证提要,着重进行治疗手法部分的讲解和演示,难点在于疾病的具体辨证,辨证内容体现在病因病机和诊断中。
2.颈椎病、寰枢关节失稳、前斜角肌综合征、胸胁迸伤、脊椎小关节紊乱、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背部肌筋膜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部劳损、骶髂关节损伤教学主要内容同上。
【教学方法、策略】
1. 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手法演示和练习,直观展示手法的治疗步骤和关键点。
2. 案例式:在具体讲解穿插临床实际案例,结合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4. 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5. 情景式:必要时模拟门诊场景,生动的增加对手法诊疗疗程的认识。
【考核内容】
1.脊柱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步骤。
2.脊柱常见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
第六章第二节 四肢关节病症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坚定中医整体辨证观念在推拿治疗的应用
②重视现代解剖学基础
③培养学习推拿的自信心。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常见四肢病症的定义、辨证要点以及的推拿施术流程。
4. 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正确演示常见四肢疾病的推拿诊疗过程。
【教学时数】
理论:21学时。
见习:贯通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肩关节周围炎按定义、应用解剖、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推拿治疗等进行重点介绍,简要讲解预防调护、临证提要,着重进行治疗手法部分的讲解和演示,难点在于疾病的具体辨证,辨证内容体现在病因病机和诊断中。
2.冈上肌肌腱炎、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腕关节扭伤、腱鞘囊肿、腕管综合征、指屈肌肌腱腱鞘炎、髋关节滑囊炎、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软骨软化症、髌下脂肪垫损伤、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关节炎、踝关节扭伤、踝管综合征、跟痛症等教学主要内容同上。
【教学方法、策略】
1. 归类式:四肢病症由于局部解剖结构相近,诊断容易混淆,治疗手法类似,故把同一部分的不同病症进行归类讲解。
2. 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手法演示和练习,直观展示手法的治疗步骤和关键点。
3. 案例式:在具体讲解穿插临床实际案例,结合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 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5. 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6. 情景式:必要时模拟门诊场景,生动的增加对手法诊疗疗程的认识。
【考核内容】
1.四肢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步骤。
2.四肢常见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
第七、八、九章 内科、妇科、口腔科病症推拿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①坚定中医整体辨证观念在推拿治疗的应用
②重视现代医学基础。
③培养学习推拿的自信心。
2.知识目标。
系统讲述出所学病症的定义、辨证要点以及的推拿施术流程。
5. 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正确演示所学疾病的推拿诊疗过程。
【教学时数】
理论:18学时。
见习:贯通与每次手法诊疗见习中。
【教学内容】
1.胃脘痛按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包括基本操作与随症加减)等进行重点介绍,简要讲解预防调护、临证提要。与脊柱四肢病症不同,本章内容主要主要进行治疗手法流程的演示,结合中医的辨证加减。难点在于疾病的辨证分型中。
2.痹病、眩晕、头痛、面瘫、痛经、产后身痛、内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近视教学主要内容同上。
3.本章节内容以内科、妇科、五官科病症为主,讲解内容以课本章节内容为主,但要适当结合现代医学内容进行拓展演绎,使接近临床实际。
【教学方法、策略】
1. 互动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手法演示和练习,直观展示手法的治疗步骤和关键点。
2. 案例式:在具体讲解穿插临床实际案例,结合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讲授式:结合PPT图文进行相应理论内容讲解,深入浅出。
4. 启发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现场板书描画等,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思维和积极性。
5. 情景式:必要时模拟门诊场景,生动的增加对手法诊疗疗程的认识。
6. 拓展式:本章节内容需在课本基础上,结合临床具体实际,综合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进行一定的拓展,使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使课堂内容内涵丰富,贴近临床。
【考核内容】
1.所学病症的推拿治疗步骤。
2.所学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