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 神经外科

您的位置: 神经外科 科室动态
  • 数往知来·砥砺前行:​国壮颅脑外科工作成果回顾

    数往知来·砥砺前行:​国壮颅脑外科工作成果回顾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神经外科回顾五月份手术,主要是精彩、疑难、复杂的手术,鼓励讨论、争鸣、达到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共同进步之目的。案例一:混合型丘脑出血(中脑、丘脑、基底节):经额纵裂--胼胝体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前呈像:右侧中脑、丘脑...

    发布时间:2021-01-05|来自:颅脑外科
  • 三叉神经痛,反反复复痛了12年……有办法根治吗?

    三叉神经痛,反反复复痛了12年……有办法根治吗?

    “我一直在想办法消除疼痛,可病情却越来越严重,每天像是被电击一样。”49岁的蒙女士说。她所述的疼痛发生于12年前,起初仅在鼻翼,几年下来很快扩散到了整个右脸,让刷牙、洗脸、吃饭这样的日常活动变成了“渡劫”,期间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

    发布时间:2023-08-16|来自:宣传科
  • 罕见颅内外沟通型舌下神经鞘瘤全切,患者重获新生

    罕见颅内外沟通型舌下神经鞘瘤全切,患者重获新生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表示很诧异?舌头下面也会长肿瘤吗?舌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舌头的功能非常之多,那舌下神经鞘瘤属于口腔疾病吗?舌运动主要依靠舌内肌和舌外肌,由舌下神经支配。舌下神经的任何一部分受到压迫、损伤等均可导致舌运动异常和...

    发布时间:2022-05-07|来自:颅脑外科
  • 14岁白血病少年继发14cm颅底髓系肉瘤,及时手术还少年倔强人生!

    14岁少年食欲不振突发昏迷,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神经外科蔡利主任团队接力小儿外科、重症医学科,联合手术室、麻醉科及时抢救继发直径14cm颅底髓系肉瘤白血病少年,各科室通力合作,还14岁少年倔强人生!命运转折,历经摧残一年前,14岁少年因腰痛、下...

    发布时间:2024-06-28|来自:颅脑外科
  • 利刃出鞘,精准定位,精准切除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团

    利刃出鞘,精准定位,精准切除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团

    利刃出鞘精准定位,精准切除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日前,神经外科成功进行了一例“多模态影像导航下巨大枕叶动静脉畸形切除术”,手术历时7小时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仅100多毫升,术后患者未出现并发症。2020年4月27日下午18时38岁的于女士感觉头晕头痛...

    发布时间:2020-12-18|来自:颅脑外科
  • 高危区!国壮颅脑外科,巧手解不定时“炸弹”

    高危区!国壮颅脑外科,巧手解不定时“炸弹”

    高危区!国壮颅脑外科,巧手解不定时“炸弹”家住柳州的王阿姨,4月2日下午像往常一样在家操持家务。突然一阵剧烈头痛让王阿姨头痛难忍、站立不稳。王阿姨儿子见状,慌忙扶王阿姨休息,然而头痛持续未见缓解。随即王阿姨被送至柳州某大型医院,检查...

    发布时间:2020-12-18|来自:颅脑外科
  • 神经导航、精准定位,微创手术清除丘脑血肿

    神经导航、精准定位,微创手术清除丘脑血肿

    精准定位,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2020-10-19凌晨00时周某突感头晕、头痛,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遂由家属送至我院急诊科就诊,就诊途中意识逐渐模糊,到我院急诊科时已昏迷,呼之不应,急诊行头颅CT提示:右侧丘脑、基底节区出血并破入脑室。神经...

    发布时间:2020-12-18|来自:颅脑外科
  • 警惕!突发头痛、左眼睑下垂伴视物模糊竟是动脉瘤!

    前言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是脑部动脉血管壁向外膨出的局部囊性扩张,形似长在血管上的“瘤”。当瘤体内血液充盈到极限时就会破裂,首次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30%。好发部位是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近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其次是大脑中动脉分叉...

    发布时间:2022-01-06|来自:颅脑外科
  • 历时6小时,颅内三个病灶一次治愈!

    历时6小时,颅内三个病灶一次治愈!

    35岁的老黄(化名),在2022年3月17日这一天,莫名其妙的突发头晕,随即直接摔倒在地,家人和同事看见他四肢强直,双目上视,不停的呕吐,惊慌之下紧急的拨打了120电话,将老黄送到了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急诊科,此时老黄已是昏迷状态,经检查发现,老...

    发布时间:2022-03-20|来自:颅脑外科
  • “刀尖上的舞者”—精准神经外科走进生命的禁区!

    在古代,曹操“脑疾”,神医华佗要为其开颅,招来杀身之祸。时至今日,在医学史上,颅脑手术仍然被认为是最复杂的外科手术。“手术两百年”纪录片中,赵继宗院士为我们讲述了神经外科是如何从粗糙走向精准,如何在人类认识自己的最后一个疆域上开疆...

    发布时间:2022-02-27|来自:颅脑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