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医院动态详细

全国名中医黄汉儒(三):让壮医药“润泽天下”

发布时间:2022-07-26 08:37 本文来源: 宣传科 阅读次数:0


     青年时,他选择放弃高薪工作机会回家乡,胸怀一颗炽热之心走上壮医路;中年时,他理想信念坚定,默默耕耘,浇灌壮医药发展的沃土;老年时,他已杏林春满却淡泊名利,用片片丹心发挥着余热。他的理想就是让壮医药“润泽天下”,健康百姓,造福民众。

全国名中医黄汉儒在电视节目里寄语壮医药


      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作为一名党员,就注定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一辈子。在许多人眼中,黄汉儒为人谦和,温文尔雅,条理清晰,思维灵活,无论是自己的从医经历,还是壮医药届的大事或国家有关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方面出台的政策,他都记得一清二楚。为壮医药奉献了一辈子的黄汉儒,早已把壮医药事业融进了自己的骨髓里。

黄汉儒在临床工作中

      黄汉儒十分重视壮医药的传承发展,悉心指导着壮医临床科室的建设,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风湿病科、经筋推拿科、肿瘤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风湿、类风湿、痛风、腰椎间盘突出症、白血病以及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初步形成了壮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如今,壮医目诊、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经筋推拿疗法、壮医药物竹罐拔罐疗法、壮医针挑刺血疗法、火针疗法以及瑶医药浴疗法、苗医薫蒸疗法等特色诊疗技法,已成为该院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诊疗方法及手段,受到区内外病友的信赖和欢迎。靖西、崇左、武鸣、忻城等壮族聚居的县市也陆续新建或增挂了十几所壮医医院。这些地、县级民族医药机构,为广西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和推广应用,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而对于《民族医药报》的成长,作为首任社长的黄汉儒更是关怀备至,时刻不忘提醒后辈报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协力办好报纸,高瞻远瞩,创新思维,让中医药壮医药通过报纸得以推广,走向世界。

黄汉儒的各种证书

      从事壮医药事业50多年,黄汉儒身上满是荣誉:桂派中医大师,壮医理论体系研究第一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导师。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届、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广西民族医药协会会长、广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民族医药报》首任社长等。著有《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发掘整理中的壮医》等著作9部,发表论文50多篇。

      虽然兼任职务颇多,但他从来不炫耀这些“光环”,而是作为一种肩负的实实在在的社会责任,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他的职责,孜孜不倦地为壮医药事业努力工作着。退休之后,他还一直为壮医药的发展而努力奔走。每年出席人大和政协会议时,特别关注人民群众对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所提出的要求、愿望和建议。选择医药卫生状况较差的少数民族地区,深入调查研究,写成调查报告或政协提案和人大建议案,郑重地向政协、人大等部门提出;为加强民族医药立法工作,保护民族药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设想。自治区人大在制定《广西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时,曾几次征询黄汉儒的意见,并请他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

黄汉儒在作讲座

     作为壮医药的继承者、挖掘者、整理者,黄汉儒对壮医药的研究已深深扎根于民族医学大地。如今,他还经常参加民族医药的学术交流会,以他对壮乡人民的深厚情感与对壮医药发展的执着追求,以他的“让壮医药立足于民族医药之林”的壮志,继续探究着壮医药发展、传承之路。

     2022年,黄汉儒获得了“全国名中医”的荣誉称号。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这位耄耋老人十分谦虚,他高兴的不是自己获得了荣誉,而是高兴国家对民族医药的重视和认可度越来越高。

      “壮医药是壮族的民族传统医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从历史上来看,壮族地区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流行性传染病,壮医壮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保护、整理、传承壮医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意义非凡的。我们壮医药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将挖掘出来的史料文献和珍贵资料,经过重新编辑整理,赋予他们新的生命。”黄汉儒对记者说,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还要继续努力,为壮医药的发展和传承发挥余热,才能不愧对这个“全国名中医”称号。

全国名中医黄汉儒接受当地主流媒体采访



审核:吴小红

编审:张海波

文字编辑:黎佳

图片:黄汉儒传承工作室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宣传科  

       《民族医药报》编辑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全国名中医黄汉儒(三):让壮医药“润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