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爱眼丨200余名大、小朋友参加义诊,齐齐关注眼健康


爱眼日义诊

义诊当天,眼科医护人员为群众免费提供了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电脑验光、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在内的相关专科检查,针对屈光不正、干眼、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重点眼病进行筛查,耐心地为现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指导建议。

义诊现场



“周医生,你帮我看看我的眼睛为什么总是像有沙子一样不舒服?”一位市民现场咨询。眼科副主任医师周伟光经过细致的眼部检查后,考虑该患者症状为“干眼症”,并建议其现场体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治疗后,该市民朋友表示眼睛轻松了不少。

市民体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据悉,临床中有许多患者饱受眼干、眼涩、眼累、眼异物感、眼流泪等长期纠缠难愈的困扰。为此,国壮眼科团队经长期临床研究实践,针对干眼病症,从众多中壮药里面,选取了有特定疗效的药物,采取中药的一升一降,一收一散,一清一补的互相作用原理,结合壮医的三道两路的治疗理论,制定了眼科协定方剂,方中既能升清降浊,清补三道,又能通畅两路达到补益明目,平补肝肾,益精明目之效。经临床实践应用,疗效显著,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小小眼科医生”研学活动

当天的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小小眼科医生”研学活动。眼科副主任巫赢为现场的小朋友和家长们进行了近视防控科普宣讲,帮助他们了解了眼睛的结构、近视的原因以及危害,学习了科学防控近视的方法。还通过问答互动环节,认识了近视防控的一些误区。

科普宣讲
“我以前一直以为滴药散瞳检查会伤害孩子的眼睛,这次经过巫医生的讲解我才知道散瞳验光的重要性。”一位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妈妈说。

研学现场



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化身为“小小眼科医生”,参观了先进的眼科仪器设备,并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给小伙伴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做视力检查、电脑验光检查、裂隙灯检查,还现场体验了国家近视防控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豆。

体验耳穴压豆
医务人员还为现场的孩子们免费进行了视力检查、电脑验光及眼部生物测量检查,建立屈光档案。

小朋友们获得“优秀小小眼科医生”荣誉证书
此次研学活动以职业体验方式将眼科知识与近视防控知识融入到趣味游戏和教学中,让护眼爱眼知识深入孩子们的心中,增强了他们保护视力的意识,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中医防控近视

“预防近视,中医有什么方法?”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医药防控近视的小知识吧~
中医对近视的认识
早在很久之前,中医对近视就有深刻的认识,认为其发病机制与眼球局部生长发育异常、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用眼方法和用眼环境不当等因素相关。
近视主要病因为劳瞻竭视、久视伤血,或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不当、脾胃虚弱、后天发育不良等单一或多个因素。
低龄儿童近视,尤其是中高度儿童近视,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两虚,神光衰弱,光华不能远及而仅能视近。
大龄儿童或青少年逐渐出现近视或近视度数逐渐增加多因饮食、生活习惯以及过度用眼等后天影响因素。
其中,过度用眼为久视,久视伤血,血伤气损,气血不足,目失濡养,以致目中神光不能发越于外。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不同阶段,病机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心阳不足,气虚神馁,神光拘敛,现代研究认为该病机与早期假性近视向真性近视的转变有关。
竭视劳倦,耗伤津血,目失所养,现代研究认为该病机与中度近视向高度近视转变有关。
精血亏虚,目络瘀滞,现代研究认为该病机与高度近视向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转变有关。
痰瘀互结,毒损目络,现代研究认为该病机与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眼底新生血管有关。
近视的预防
中医基于“治未病”思想,在近视防、控、治方面疗效确切,优势明显。通过滋补肝肾、补益气血,调节脏腑功能发挥预防近视的效果,且简便易操作。
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眼周围穴位按摩,规范的眼保健操对缓解视疲劳、缓解眼睛调节障碍确有疗效。
眼保健操要坚持每天2次,操作按照八字方针“准确、足时、足量、持久”,即要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坚持按摩。
耳穴压豆
对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向低度近视进展、低度近视向中高度近视进展临床确有疗效,且简便易行,安全无痛,经济实惠。
耳穴压豆常用穴位为眼、目1、目2、心、肝、脾、肾、神门等耳部穴位。
穴位按摩
常用穴位有睛明、四白、太阳、鱼腰、丝竹空、阳白、攒竹、承泣、风池、印堂等眼周穴位以及足三里、太冲、肝俞、肾俞等全身穴位。
手法操作时,部位要准,用力要轻,每次3~5个穴位,每次按摩3~5 min,以眼周穴位为主,也可经常拍打足三里。
食疗
儿童青少年近视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即阳气不足有关,常有疲倦乏力、皮肤蜡黄等表现,临床上用人参汤或桂枝甘草汤调理,食疗可选择人参鸡汤或五指毛桃、红枣、枸杞等。
针灸
通过辨证论治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节全身经络和脏腑的功能,从而改善眼的屈光调节和防控近视的发生发展,适用于青少年的近视防控。

审核:吴小红
编审:小壮壮
编辑:何 睿
供稿:眼 科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