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壮党员说 | 兰菲菲:共情如光,照见信任

那天,前台护士匆匆走来,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菲菲老师,有位孕妈妈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希望看到正式的政策文件,否则不太愿意签。”
我放下手头的工作,翻开专业书籍,指着相关内容解释道:“《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里明确提到,在行产前超声检查前,请仔细阅读一下告知......签署本知情同意书表示接受检查者对以上告知已理解。”
然而,这位孕妈妈仍显得有些犹豫,情绪激动地说:“我不要书本上的解释,给我看官方文件证明!”说完,转身离开了诊室。医患沟通陷入了僵局。
是个“难缠”的患者?还是我们忽略了她的真正诉求?我一边思考,一边看着门外焦急等待的其他患者,气氛有些紧张。而就在这时,一辆急诊平车匆忙推来——竟然是她!“患者腹痛,急查胎儿彩超,走绿色通道”
主任一声令下,我迅速投入检查。
“想必她最近压力很大吧。”我一边调整探头,一边心里想着。
检查过程中,我轻声安抚她的情绪,并简要告知了胎儿的基本情况。就在我准备离开时,她忽然轻轻地说了一句:“谢谢兰医生。”
我回头看着她——40岁的年纪,发丝间已有些斑白,脸上透着疲惫和焦虑。她叹了口气:“我刚才不那么激动就好了,也不至于这样了,还要住院观察。”
从那以后,她每次复查都会主动找到我。我们从最初的沟通困难,到渐渐熟悉后聊家常、谈工作,她慢慢向我敞开心扉:“怀孕后总觉得身体有各种不适,去了各大医院做产检,但一直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也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我的紧张和顾虑。”
我耐心倾听她的困扰,并结合检查情况帮她分析:“有时候,子宫肌壁轻微收缩或者情绪波动,确实会带来不适感。调整作息、放松心情,可能会有所改善。”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几天后,她再次来到检查室,不同的是,这次她的脸上多了一抹轻松的笑意。“兰医生,多亏了你的提醒,我和主管医生沟通后调整了用药,现在症状真的好多了!”她的语气里充满了感激,“怀孕以来,我总是焦虑不安,家人朋友只说我想太多,只有你真正听进去了。”
那一刻,我被她的笑容感染,内心充满了感动和力量。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患者的诉求不仅仅是对医疗流程的疑问,更是希望获得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正是这样的反馈,让我们科室开始反思并优化产前超声检查的知情同意流程。
经过查阅文献、咨询卫健部门、走访其他医院,最终,整合所有意见及建议、开展专业组内讨论、科内研讨会,科室决定——从2025年1月起,产前筛查和诊断超声需签署知情同意书,而普通胎儿超声检查则无需签署,让流程更加合理、科学。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传统的“医生解释、患者聆听”模式,或许并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只有真正共情患者,理解他们的焦虑和诉求,才能让医患沟通更有温度,推动服务不断优化。
回望这段经历,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超声医生,我不仅是在做检查、下结论,更是在用我的专业、耐心和温暖,为患者点亮一盏灯。
那个果篮虽然被我婉拒,但我知道,患者送来的不仅是感谢,更是一种信任。而这份信任,将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兰菲菲
广西妇幼保健协会先心病超声筛查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优生优育协会委员、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摄影协会新媒体传播分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妇产超声诊断。
编辑:曹 哲
一审一校:陈晋韬
二审二校:曹 哲
三审三校:张海波
投稿:医技第三党支部 兰菲菲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