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 外科学教研室

您的位置: 外科学教研室 科室动态详细

教研室运行与管理

发布时间:2022-08-10 16:45 本文来源: 外科教研室 阅读次数:0

《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学分:3.5学分

学时:59   学时(线上教学时间 0  分钟)

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

【课程性质】专业课(限制性选修课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熟悉口腔正畸学内容,遵循生长发育规律,能积极运用正畸学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口腔健康利益为己任。

2.知识目标:

掌握错合畸形常见病的常见诊断,掌握常见错合畸形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掌握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的临床应用。

3.能力目标:

通过常见错合畸形诊断和常见错合畸形症状的鉴别诊断,能在错合畸形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临床表现熟练运用矫治方法进行错合畸形的治疗,具备规范使用不同错合畸形矫治方法的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目的:使学生能够掌握口腔正畸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的各种正畸矫治技术以及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提高临床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课程成绩评定

(举例:形成性评价是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终结性评价是期末考试,成绩构成是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3.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参考书目】

《口腔正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傅民魁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了解116.52.11.1942m_ H1`h Gi g1口腔正畸学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现状116.52.11.194;N%zp {!S8o1错合畸形的全身危害性116.52.11.194 cuWa#Zc!| U$a8aq.几种矫治器116.52.11.194/fMJV k8c.^U]"x g2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简况

2.知识目标:熟悉116.52.11.194 e8T+uS9rJW"w6错合畸形的一般表现及描述方法116.52.11.194 epW*M*U Sl%d1国内外错合的患病率116.52.11.194wW_ S$R[/i1错合畸形的几种矫治方法116.52.11.194#[gb NU/{"K1

3.能力目标:116.52.11.194"d jdZWP*sf5掌握116.52.11.194w5U1`N Yod^1错合畸形的概念116.52.11.194)`W,jL{K jd%}y6个别正常牙合和理想正常牙合116.52.11.194

Y#f!my*i4Fu.错合畸形的局部危害性116.52.11.194(Hm4~:~l5正畸矫治的标准及正畸矫治的3个目标116.52.11.194.Z0{ [ a F|]G0j9v1口腔正畸学与口腔其他学科的关系116.52.11.194

V0A/Z(x)1^2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实验/见习0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理论内容

一、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

1.个别牙错位

2.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

3.牙弓、颌骨、颅面关系异常

二、错合畸形的患病率

1.国内调查结果为乳牙期51.84%,替牙期71.2%,恒牙期72.92%

2.个别正常及理想正常概念。

三、错合畸形的危害性

(一)局部危害性

1.影响合、颌面发育

2.影响口腔健康

3.影响口腔功能

4.影响容貌外观

(二)全身危害

四、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和矫治器

1.矫治方法:预防性矫治、阻断矫治、一般矫治、外科矫治

2.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可摘矫治器、功能矫治器

五、矫治标准和目标

1.矫治标准:个别正常合

2.矫治目标:平衡、稳定、美观

六、口腔正畸学与其它学科关系

与牙周病学、颞颌关节病学、儿童口腔学、生物力学、口腔修复学及材料学密切相关。近年来计算机参与错合畸形的诊断、设计及预测。

七、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简况。

【考核重点】

一、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发病率及危害性

二、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矫治标准和目标

三、现代口腔正畸学概念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简况

第二章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了解颅面部生长发育从短期看是生理学改变,从长期看,是遗产和进化的改变。颅颌面的发育与合的发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知识目标:颅颌面生长发育是机体生长发育的一部分,掌握颅颌面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与时间的一个四维动态变化过程。掌握牙列与合的萌出与发育顺序。

3.能力目标:深入了解颅颌面生长发育知识,为正确确立矫治计划打下基础。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实验/见习0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一、概述

基本概念;遗传学环境;生长发育型与组织系统;机体生长快速期;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

二、颅面的生长发育

(一)出生前的颅面发育

(二)出生后的颅面生长发育

1.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三种方式(a.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b.骨缝的间质增生,c.骨的表面增生)

2.颅面部划分标准(头部分为颅及面两部分)

1)颅底平面:鼻根点至Bolton点连线组成的平面

2)面横平面(Frankfort平面):左右眶下缘最低点至左右外耳道上缘最高点连线形成的平面。在人类学中常用于作为颅面分界线。

3.颅面部的生长发育比例变化及特征

1)比例变化:头部生长在出生时最快;颅部生长速度在出生时最快;而此时面部呈幼稚状态。

2Brodie X线片颅面部生长发育特点

1) 面部的生长型在早期即已确定

2)头部的各点按直线方向推进

3) Bolton平面保持恒定的角度

4)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较面部其他部分变异较少而恒定

5) 头颅增长的速度,随年龄而递减

4.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1)颅部的生长发育:颅部前后经增大,主要是靠颅底软骨生长。颅部上下经及左右经增大,主要靠颅骨骨缝的生长,其次是骨的表面生长

2)颅底的生长发育:受颌面部一般型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受脑的生长发育影响。颅底的生长发育主要由蝶筛软骨结合、蝶骨间软骨结合和蝶枕软骨结合进行。蝶枕软骨结合在

18-20岁之间还有活动,由此可见后部有生长发育。

3)面部的生长发育:出生时面部宽度最大;出生后面部高度增长最大,深度次之,宽度又次之。

5.颅面部发育和全身的关系

颌面部的增大基本和身体一致,但和牙的萌出有关:

第一快速期:3~7个月乳牙萌出

第二快速期:4~7岁第一恒磨牙萌出

第三快速期:11~13岁第二恒磨牙萌出

第四快速期:16~19岁第三恒磨牙萌出

三、颌骨的生长发育

(一)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三维生长

1)长度增长

1) 四条骨缝:额颌缝、颧颌缝、颧颞缝、翼腭缝

2) 骨表面生长:唇侧增生新骨,舌侧吸收陈骨

3) 上颌结节后壁区增生新骨

4) 后鼻棘新骨增生

2)宽度增生

1) 腭盖的宽度增加及上颌骨表面增生

2) 颧骨宽度增加

3) 上颌骨前部随恒牙的唇侧萌出使宽度增加

3)高度增加

1) 颅基底及鼻中隔的生长

2) 牙齿的萌出和牙槽骨的表面增生

3) 腭盖表面增生,鼻底表面吸收使腭盖下降

2.鼻部生长:以骨表面增生、内面吸收为主,鼻整体向前移动,鼻变高。

3.眼窝底部生长:骨表面增生,使眼窝间分离,鼻腔增宽,上颌向前移动。

(二)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4.三维生长

1)长度增长:下颌支前缘吸收陈骨和后缘增生新骨而增加长度

2)宽度增长:外侧面增生新骨,内侧面吸收陈骨

3)高度增长:髁突及喙突生长、牙槽突生长及下颌下缘少量新骨增生使下颌骨高度增加

5.关节部:髁状突呈 v字形向后上方移动

6.喙突:喙突顶端向上侧向移动。下方侧向唇颊侧移动

7.颏部:随着发育慢慢突起

8.下颌角变化:随年龄及功能发生变化

(三)上下颌间位置关系的调整

四、牙列与合的发育

(一)合的建立:与合的发育及功能有关且受颌骨、牙槽骨等发育影响,受机体发育及遗传与环境的影响

(二)建合动力平衡(

a.向前的动力

b.向后的动力

c.内外的动力平衡

d.垂直向的动力平衡)

(三)合的发育阶段

.萌牙前期的颌间关系

.乳牙合期7-8月至2-3岁(1)萌出时间和顺序:一般萌出顺序为:下Ⅰ→上Ⅰ→下Ⅱ→上Ⅱ→Ⅳ→Ⅲ→下Ⅴ→上Ⅴ

2)乳牙牙冠的大小和形状(临床上要注意鉴别上下第二乳磨牙与上下第一恒磨牙)

3)乳牙列的间隙变化:在前牙部分,由于生长发育而出现牙列间隙为生长间隙。在上乳尖牙的近中和下乳尖牙远中出现间隙为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

4)终末平面:垂直型;远中型;近中型

5)乳牙异常:萌出时间及数目异常;形态及结构异常

6)乳牙合特征

3.替牙期:6-12岁期间

1)恒牙开始钙化的时间及顺序:出生时上下第一恒磨牙开始钙化;

8-10岁时第二磨牙开始钙化

2)萌出时间及顺序:受种族、遗传等影响

顺序:上颌:6124537,下颌:6123457

或为上颌:6124357,下颌:6124357

3)替牙间隙:

Leeway Space的意义及作用;乳恒牙交替通过以下几方面补偿:

1) 乳牙间有适当的牙间隙

2) 恒切牙萌出时更偏向唇颊侧

3) 尖牙之间牙弓宽度增加

4) 前磨牙萌出时较偏颊侧

5) 乳恒牙的大小比例协调

6) 替牙间隙的作用

4)替牙期的暂时性错合:是发育中的自然现象,暂不需要矫正,包括以下:

1) 上颌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2) 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3) 恒切牙萌出时出现轻度拥挤现象

4) 上下第一恒磨牙建合初期可能为尖对尖合关系

4.恒牙合期:12-第二恒牙萌出直至第三磨牙萌出

1)恒牙合特征

1) 上下前牙关系

2) 上下颌牙的接触关系

3) 牙弓大小的变化

(四)牙龄 Hellman 牙龄划分法

【考核重点】

一、颅面生长发育与错合的关系及颅面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

二、出生后颅面部的正常发育

三、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方式和部位

四、合的发育、建合、建合的动力平衡

五、 替牙期暂时性错合的表现

第三章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了解错合畸形是多种因素或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2.知识目标:掌握错合畸形的病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大类。环境因素中的口腔不良习惯和替牙故障是错合畸形的常见病因。

3.能力目标:明确错合畸形的病因,作出正确的诊疗计划和疗效预测。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实验/见习0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一、遗传因素

(一)种族演化(race evolution

(二)个体发育(individual dovelopment

二、环境因素

(一)先天因素(congenital causes

1.母体因素

2.胎儿因素

3.常见的发育障碍及缺陷:

1)额外牙(supernumerary footh)

2)先天性缺牙(congenital missing footh)

3)牙齿大小形态异常

4)舌形态异常

5)唇系带异常

(二)后天因素

1.某些急性及慢性疾病

2.佝偻病

3.内分泌功能异常

4.营养不良

(三)功能因素

1.吮吸功能异常

2.咀嚼功能异常

3.呼吸功能异常

4.异常吞咽

5.肌功能异常

(四)口腔不良习惯:吮指习惯、唇习惯、舌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咬物习惯、不良睡眠习惯等

(五)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

1.乳牙早失:乳牙早失的原因及危害

2.乳牙滞留:乳牙滞留的原因及造成的不良后果

3.恒牙早失:恒牙早失尤其是第一恒磨牙早失的后果

4.恒牙早萌:防止恒牙早萌的意义

5.恒牙萌出顺序紊乱:正常萌出顺序及异常情况下的不良后果

6.多数乳磨牙早期缺失:可引起的后果及保护乳牙的意义

7.乳尖牙磨耗不足:乳尖牙磨耗不足产生的后果

8.乳牙下沉: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六)骨性错合的病因:骨性错合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考核重点】

一、 错合畸形的遗传因素

二、错合畸形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错合畸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错合畸形分类法给错合畸形进行分类,判断矫治的难易程度。

2.知识目标:掌握Angle错合畸形分类法以及毛氏分类法

3.能力目标:通过Angle错合分类法以及毛氏分类法,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实验0学时,见习4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一、Angle 理想合理想咬合的标准

二、Angle 错合分类法

(一)第一类错合

(二)第二类错合

(三)第三类错合

(四)安氏分类的优缺点

三、毛燮均错合分类法

毛氏分类法及特点

【考核重点】

常用的错合畸形的分类方法

掌握:Angle错合分类法及优缺点

第五章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熟练运用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方法,关爱患者口腔健康

2.知识目标:在牙弓、颌骨和颅面的长、宽、高三维方向进行口腔检查、掌握常用X线头影测量方法

3.能力目标:学习如何结合检查、分析病因、机制,作出正确诊断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见习8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一、一般检查

(一)患者基本情况记录

(二)询问病史及其他相关情况:主诉,医学病史、牙科病史,心理及治疗动机分析,以预测患者合作程度,治疗预后

(三)检查

1.牙、合、颌、面的检查

1)牙齿:牙及合的基本状况,发育阶段,重要的错位,拥挤度的定量

2)牙弓

1) 矢状向关系:磨牙关系,尖牙关系,前牙关系,覆盖的定义及深覆盖的定义及分度

2) 横向关系:牙弓宽度,牙弓中线

3) 垂直关系:覆合的定义,深覆合、开合的定义及分度,

Spee曲线(curve of Spee)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3)口内其他软硬组织:牙周组织、舌体情况、唇舌系带、口腔功能、牙槽基骨高度及丰满

4)口外及面部形态:

1)颌骨:形态大小、位置

2)面部:前面观:面部对称性、比例、唇齿形态关系。

3

5)颞下颌关节:弹响、压痛、运动情况、开口度

2.全身情况检查:身体体重检测,测定生长发育态势,相关疾病

二、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用途:记存模型(study model),工作模型(job model)

(二)记存模型的制作与要求

1.取模(impression taking)

2.灌模(cast pouring)

3.核对合关系(occlusion checking)

4.记存模型的修整(model shaping)

1)修整器修整法(model shaping with trimmer)

2)成品基座修整法(model shaping with base)

(三)模型的测量分析

1.拥挤度分析(Space analysis)

1)牙弓应有长度

2)牙弓现有长度

3)牙弓拥挤程度分析

2.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

(mixed dentition space analysis)

1)牙弓应有长度预测

1) 牙片预测法(estimation from radiographs) 2) Moyers

预测法(estimation from Moyers tables) 3) Tanaka-Johnston

预测法(Tanaka-Johnston values)

2)牙弓现有长度预测

3.牙齿大小协调性—

Bolton 指数分析(Bolton analysis),国人:前牙比78.8%+1.72%,全牙比91.5%+1.51%

4.牙弓形态测量分析(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dental arch)

1)合曲线的曲度(Curve of Spee

2)牙弓对称性的测量分析(symmetry evaluation)

3)牙弓长度的测量(length evaluation)

4)牙弓宽度的测量(width evaluation),庞特指数分析法(pont index)

5.齿槽及基骨的测量分析(dental-alveolar and basal bone analysis)

1)牙槽弓的长度及宽度

2)基骨弓的长度及宽度

6.腭穹高度的测量

(palatal height evaluation)

(四)诊断性牙排列试验(diagnostic get-up)

1.意义

2.操作步骤

(五)计算机辅助模型分析(computer-assisted model analysis)

三、X线头影测量分析(cephalomatrics analysis)

(一)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

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3.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

4.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6.下颌功能分析

(二)头颅定位

X线照相和头影图的描绘

1.头颅定位

X线照相

1)头颅定位仪:头颅定位仪的定位要求

2

X线照相:

X线照相的要求

(三)常用

X线头影测量的标志点及平面

1.头影测量标志点:常用颅部标志点,上颌标志点,下颌标志点以及软组织侧面标志点

2.头影测量平面:常用基准平面,测量平面

(四)常用硬组织测量项目

1.上下颌骨常用测量项目

2.上下前牙常用测量项目

3.面部高度常用测量项目

(五)常用

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

Downs分析法,

Steiner分析法,

Tweed分析法,

Wits分析法,

Wylie分析法

(六)常用软组织测量内容

(七)常用软组织测量项目

(八)电子计算机化的

X线头影测量电子计算机化的X线头影测量的过程

四、一般X线检查分析

1.牙片

2.咬合片

3.颞下颌关节开闭口位片

4.全颌曲面断层片

5.手腕部X线片

五、照相分析

1.正面像

2.侧面像

3.口内像

4.定位像

六、诊断与治疗计划

(一)诊断

对资料综合分析、结合临床及发病机制定出错合类型、拟定设计及推测预后

治疗计划

1.区别适应证和非适应证:恒牙期,替牙期,乳牙期正畸治疗的适应证。

2.正畸治疗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年龄,性别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影响矫治效果。

3.健康状态和治疗的关系:正畸治疗时局部炎症和全身慢性疾病应得到控制。

4.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估计: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估计应考虑的问题。

【考核重点】

一、口腔检查应在牙弓,颌骨和颅面的长,宽,高三维方向上进行

二、通过模型测量,排牙实验了解牙列拥挤情况

三、正确定位测量标志点是获得可靠测量结果的关键所在

四、从手腕骨X线上可评估生长发育的阶段和趋势

第六章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口腔正畸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正畸生物力学原理,不同的牙齿加载方式决定牙齿不同的移动方式

2.知识目标:掌握矫治力的分类以及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3.能力目标:掌握牙、牙周组织及颌骨对力的生物机械学反应,掌握牙齿移动的类型。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实验/见习0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一、正畸生物力学知识

(一)基本概念

力(force)、力矩(moment)和力偶(couple)、阻抗中心(center of resistance)、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

(二)牙移动的阻抗中心和旋转中心:牙移动的力学分析、阻抗中心的位置

(三)各种正畸矫治力

  正畸矫治力的来源和各种分类方法

(四)矫治器有关附件作用力的特点

二、正畸矫治的生物学基础

颌骨的可塑性、牙骨质的抗压性、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共同构成正畸的生物学基础

三、正畸矫治过程中的组织变化

(一)牙周组织的反应

1.牙周膜变化压力

侧和张力侧牙周膜的变化过程。

2.牙槽骨的反应

压力侧和张力侧牙槽骨的变化过程。过渡性骨,直接骨吸收的概念。

3.牙龈变化

正畸治疗中牙龈变化轻微。

(二)牙体组织的变化

1.牙骨质的变化

牙骨质的变化很轻微。

2.牙根的改变

牙根的进行性吸收和特发性吸收。

3.牙髓组织的变化

牙髓组织在受力后的变化过程。

(三)乳牙移动对恒牙胚的作用

 乳牙移动间接影响恒牙的位置。

(四)腭中缝的变化

  腭中缝的变化过程。

(五)牙移动对邻牙的影响

  牙移动时可能引起邻牙的移动。

(六)牙移动后牙周围组织的改建和恢复

牙周膜恢复,牙槽骨改建成熟,牙周膜与牙槽骨结合,牙根吸收与修复所需的时间。

(七)矫治中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因素

1.力强度和时间

临床合适的矫治力的表征,临床复诊时间的控制。

2机体条件年龄和机体状况影响机体对矫治力的反应以及组织改建和修复。

(八)正畸牙齿移动的机制学说

  矫治的不同时期内部机制不同,有各种学说。

四、常见牙移动类型的组织变化特征

(一)牙倾斜移动(tipping movement) 倾斜移动最大压力和张力区分别在牙根尖和牙颈部。

(二)牙整体移动(bodily movement)  整体移动需两倍与倾斜移动的力量。

(三)牙齿伸长或压低(extrusion or intrusion) 伸长和压入移动力量应谨慎,避免牙齿坏死。

(四)牙齿旋转移动(rotation)   旋转移动较困难且易复发。

(五)牙转矩(torque)   牙转矩发生牙根尖吸收和牙髓坏死的危险很大。

【考核重点】

一、正畸生物力学知识

二、正畸矫治的生物学基础

三、正畸矫治过程中的组织变化

四、常见牙移动类型的组织变化特征

第七章矫治器与矫治技术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了解矫治器的类型和特点,熟悉活动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的优缺点。

2.知识目标:掌握功能矫治器、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的组成,优缺点以及适应症,方丝弓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和特点

3.能力目标:矫治器是治疗错合畸形的基本方法,要求掌握矫治器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实验12学时,见习0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矫治器定义

(二)矫治器性能的基本要求

(三)矫治器类型:矫正器的三种分类方法。

(四)各类矫治器的优缺点

  固定和活动矫治器优缺点比较

(五)支抗

1.支抗在正畸治疗中的意义:支抗的定义及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2.支抗的种类:颌内支抗、颌间支抗、颌外支抗

3.强支抗的方法:临床各种加强支抗的措施

二、活动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一)活动矫治器(removable appliance) 1.

动矫治器的结构及原理

(1) 固位部分:常用固位装置

(2) 加力部分:各种常用弹簧

(3) 连接部分:基托的基本要求

2. 常用的活动矫治器及其适应症

(1)合垫式矫治器

(2)带翼扩弓活动矫治器

(3)螺旋器分裂基托矫治器

(4)平面导板矫治器:制作要求

(5)斜面导板活动矫治器

3. 活动矫治器初戴和复诊

活动矫治器的初戴注意事项以及矫治器加力大小和时间。

三、功能性矫正器和矫治技术

(一)分类

简单功能性矫治器,肌激动器(Activator),功能调节器(functional regulator)

(二)作用

功能矫治器对肌,牙齿牙槽和颌骨分别起作用。

(三)适应证

(四)治疗程序

程序包括诊断,设计,咬合重建,技工制作,临床治疗。

临床治疗包括试戴,矫治和保持。矫治时分成肌肉调整期,牙齿槽反应期和颌骨反应期。

(五)常用功能性矫治器

1.肌激动器

(Activator):构造,原理,咬合重建的要求,矫正器制作及临床使用要点。口外弓-肌激动器的适用范围。

2.功能调节器(functional regulator, FR):原理,各类型的构造,咬合重建的要求,矫正器制作及临床使用要点。

3.生物调节器(bionator):原理,各类型的构造,咬合重建的要求,矫正器制作及临床使用要点。

4.双合垫矫正器(twin block):构造,咬合重建的要求,临床使用要点。

四、固定矫治器、矫治技术

(一)方丝弓矫正器

1.丝弓矫正器的组成

2.丝弓矫治器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3.丝弓矫治器的弓丝弯制基本要点

4.用的各类弹簧曲:弯制及作用

5.丝弓矫治器的基本矫治步骤

(二)直丝弓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直丝弓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治器的区别及优点

(三)egg细丝弓技术与Tip-Edge 直丝弓技术 Begg技术及Tip-Edge的临床运用特点

(四)外支抗矫治器组成及作用

(五)定矫治器操作技术

【考核重点】

一、矫治器的类型和特点

二、活动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三、功能性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四、固定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第八章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理解在错合畸形早期或未发生前通过一些措施进行预防或早期治疗的意义。

2.知识目标: 掌握早期矫治的概念特点及方法,掌握常见的早期阻断性矫治方法。

3.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口腔不良习惯有哪些,怎样防治。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实验0学时,见习0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早期矫治的概念早期矫治的定义、时机、目标及内容

(二)早期矫治的特点

1. 早期矫治的有利及不利因素早期矫治的优缺点比较

2. 早期矫治的临床特点

(1) 矫治时机十分重要如何选择各种治疗措施的时机

(2) 矫治力应适宜施力的要求

(3) 矫治疗程不宜太快一般不超过 6-12 个月

(4) 矫治目标较有限判断早期矫治是否成功的标准

早期矫治的方法

1. 简单矫治器治疗

(1) 不良习惯的阻断

(2) 间隙保持及阻萌

(3) 牙弓不调的矫正

2. 序列拔牙治疗serial extraction):序列拔牙的适应症、拔牙顺序及注意事项

3. 功能矫治器治疗生长期各种不良因素等引起的肌异常颌骨位置异常尤为适用

4. 口外矫形力装置口外面弓、前牵引器、颏兜等

5. 肌功能训练

二、早期预防及预防性矫治

早期预防包括胎儿及婴儿时期的预防儿童时期应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防止口呼吸道疾病及时治疗龋病保持牙列完整性避免长期不良习惯

预防性矫治preventive orthodontics

1. 乳牙或恒牙早失病因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2. 乳牙滞留病因、诊断及治疗

3. 恒牙萌出异常恒牙早萌、迟萌的病因及诊断治疗

4. 唇舌系带异常病因、诊断治疗

三、早期阻断性矫治Interceptive orthodontics

口腔不良习惯矫治harmful habits

1. 吮咬习惯(sucking and biting)

(1) 临床表现吮拇指,吮其他指,吮咬唇,吮咬颊,咬物

(2) 防治方法心理疏导、涂苦味药、破除不良习惯矫治器

2. 异常吞咽及吐舌习惯

(1) 临床表现异常吞咽(abnormal swallowing)、吐舌习惯

(2) 防治方法疏导治疗病因如扁桃体肥大、矫治器

3. 口呼吸(habitual mouth breathing)

(1) 临床表现开唇露齿下颌下旋上牙弓狭窄腭盖高拱

(2) 诊断鼻通气障碍

(3) 防治治疗呼吸道疾病后使用前庭盾

4. 偏侧咀嚼习惯

(1) 临床表现

(2) 防治:

牙数目异常的早期治疗

1. 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病因、诊断及矫治

2. 先天缺牙congenitally missing tooth病因、诊断、矫治

个别牙错位早期矫治

1. 上中切牙旋转、外翻、错位的矫治: 方法介绍注意牙根须发育基本完成

2. 上中切牙间隙的矫治由于上唇系带引起的间隙可通过矫治方法但不能使用直接套橡皮圈

3. 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病因及矫治方法

牙列拥挤的早期矫治

1. 轻度牙列拥挤片切乳牙、固定舌弓维持牙弓长度的方法

2. 中度牙列拥挤不早期矫治

3. 严重牙列拥挤采用序列拔牙或不早期矫治

反合的早期矫治

1. 乳前牙反合积极矫治、引导颌骨正常发育。矫治常用方法

2. 替牙期个别恒切牙反矫治常用方法

3. 后牙反合的早期矫治矫治常用方法

深覆盖的早期矫治 临床表现、病因机制及矫治方法

开合的早期矫治 形成机制、矫治方法

四、早期生长控制和颌骨矫形治疗

骨性或功能性II 类错合的矫形治疗

1. 下颌后缩病因、诊断及矫治方法

2. 上颌前突病因、诊断及矫治方法

骨性或功能性III类错合的矫形治疗

1. 下颌前突病因、诊断及矫治方法

2. 上颌后缩病因、诊断及矫治方法

骨性开的矫形治疗病因及矫治方法

【考核重点】

一、早期矫治的概念特点及方法

二、早期预防及预防性矫治

三、早期阻断性矫治

四、早期生长控制和颌骨矫形治疗

第九章  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116.52.11.1947y,R9[o \u M n#b-KQ+y_x0019_R2116.52.11.194%x_x0016_kB_x0016_R@G l#U.。。.了解牙列拥挤的矫治过程。正畸拔牙要考虑的因素116.52.11.194 L_x0016_qi b"xb6            、后牙反牙合的矫治原则116.52.11.194_x0007_k/] fi_x0012_f.锁牙合的病因及危害116.52.11.194S4F$@_x0016_N2`1开牙合矫治原则116.52.11.194%I-S9t;A1G9DK3Rv.外科正畸的适应症、术前正畸及术后正畸的原则

2.知识目标:116.52.11.194^B_x0019_G3oS%r g

[_x0019_a1熟悉116.52.11.194xrCO`5d4c:U/R5牙列拥挤的常见病因及常用的矫治方法116.52.11.194_x0012_MX\;D)]$bm5前牙反牙合的常病因116.52.11.194 B+G/Q/Y2VWN:F1前牙深覆盖的病因116.52.11.1949J Q%k2q h'L%a1后牙反牙合的病因116.52.11.194 m%Y y_x0007_\v+y_x0019_Y ^_x0007_{%?6深覆牙合的病因及形成机制116.52.11.194`_x0007_H"oU P1开牙合的临床分型

3.能力目标:掌握116.52.11.194g n_x0010_g_x0007_`&W3G6牙列拥挤的分度和矫治原则116.52.11.194 k(k*r2AI!Q4y、、、、、、、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分型及矫治原则116.52.11.1948{ jB_x0007_J(kCN"d_x0019_q pq.前牙深覆盖的分型和矫治原则116.52.11.194,YD6d7v G2锁牙合的分类及矫治原则116.52.11.1941IZ2~6t,Z+x.深覆牙合的分度及矫治原则116.52.11.194 d!tB Kl$Brd N&`.开牙合的分度、病因116.52.11.194_x0007_JlBPF],z@.唇腭裂畸形的序列治疗方法和程序

【教学课时】

理论8学时,实验/见习 4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一)牙列拥挤

1.牙列拥挤的分度和矫治原则。

2.牙列拥挤的常见病因及常用的矫治方法。

3.牙列拥挤的矫治过程、正畸拔牙要考虑的因素。

(二)双颌前突

1. 双合前突的病因及矫治原则。

2.诊断和鉴别双合前突

(三)前牙反合

1.前牙反合的临床分型及矫治原则。

2.前牙反合的常见病因。

(四)前牙深覆盖

1.前牙深覆盖的分型和矫治原则。

2.前牙深覆盖的病因。

(五)后牙反合

1.后牙反合的病因

2.后牙反合的矫治原则。

(六)后牙锁合

1.锁合的分类及矫治原则。

2.锁合的病因及危害。

(七)深覆合

1.深覆合的分度及矫治原则。

2.深覆合的病因及形成机制。

了解: 深覆合的临床表现。

(八)开合

1.开合的分度、病因。

2.开合的临床分型。

3.开合矫治原则。

(九)唇腭裂与口腔正畸

1.唇腭裂畸形的序列治疗方法和程序。

2.唇腭裂畸形的病因。

(十)外科正畸治疗

1.外科正畸的适应症、术前正畸及术后正畸的原则

(十一)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考核重点】

(1)各种常见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正畸拔牙原则

第十章  成年人正畸治疗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了解成人正畸与儿童的区别

(2)知识目标:熟悉成人正畸的分类、特殊考虑、步骤

(3)能力目标:掌握辅助性正畸和综合正畸

【教学课时】

理论2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1)概述:了解成年人正畸的分类及注意事项

(2)成年人正畸治疗的目标及矫治步骤:掌握治疗目标

(3)成年人的辅助性矫治:熟悉各种辅助性治疗方法及其牙移动的特点—MTM

(4) 成年人的综合性矫治:熟悉牙周病及TMD的正畸治疗

【考核重点】

(1)成人正畸的分类,治疗目标及矫治步骤

(2)成年人的辅助性矫治及综合性治疗

  1.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素质目标:了解种植支抗的发展

    (2)知识目标:熟悉微螺钉型种植支抗在临床中的应用

    (3)能力目标:掌握种植支抗原理及分类

    【教学课时】

    理论1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种植支抗的概述

  1. 种植体支抗原理及种类

  1. 种植支抗产生的原理

  2. 支抗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1. 牙种植体

  2. 磨牙后区种植体

  3. 骨内种植体

  4. 骨膜下种植体

  5. 钛板种植体

  6. 微螺钉种植体

  7. 可吸收种植体

    (三)微螺钉种植支抗的临床应用要点

    【考核重点】

    (1)正畸治疗中的釉质脱矿和正畸治疗中的牙周组织损害的原因

    第十一章  正畸治疗中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了解正畸治疗中的釉质脱矿及牙周组织炎症及其临床表现及好发部位

    (2)知识目标:熟悉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的手段和方法;熟悉正确刷牙方法及减少釉质脱矿和牙周组织损害的正畸规范操作

    (3)能力目标:掌握釉质脱矿和牙周组织炎症的检查与诊断

    【教学课时】

    理论1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1. 正畸治疗中釉质脱矿与牙周组织炎症

  1. 临床表现

  2. 患病情况

  3. 好发部位

  4. 病因

  1. 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

  1. 正畸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2. 菌斑的控制

  3. 氟化物的局部使用

  4. 规范正畸临床操作

  5. 对脱矿病损和牙周组织损害的治疗

    【考核重点】

    (1)正畸治疗中的釉质脱矿和正畸治疗中的牙周组织损害的原因

    (2)正畸治疗中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内容

    第十三章保持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了解复发相关的原因及保持在错合畸形矫治中的重要作用

    (2)知识目标:熟悉复发的预防和复发后的处理

    (3)能力目标:掌握保持器的分类和适应症

    【教学课时】

    理论1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

    【教学内容】

    (1)保持的原因及影响保持的因素:熟悉保持(即复发)的几大原因,了解两种保持方式

    (2)保持器:掌握保持器的种类及适应症,熟悉保持期限,了解保持器应具备的条件

    (3)复发的预防及复发后的处理:熟悉复发后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考核重点】

    (1)保持的定义、原因、种类及两种保持因素的概念

    (2)保持器应具备的条件及种类

    (3)保持的时间;预防复发的方法

    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时数

1.

第一章 绪论

线下

1学时,40分钟

2.

第二章 颅颌面的生长发育

线下

2学时,80分钟

3.

第三章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线下

1学时,40分钟

4.

第四章 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线下

1学时,40分钟

5.

第五章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线下

1学时,40分钟

6.

第六章 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

线下

2学时,80分钟

7.

第七章 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线下

4学时,160分钟

8.

第八章 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

线下

3学时,120分钟

9.

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线下

9学时,320分钟

10.

第十章 成年人正畸治疗

线下

1学时,40分钟

11.

第十一章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的应用

线下

1学时,40分钟

12.

第十二章 正畸治疗中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

线下

0.5学时,20分钟

13.

第十三章 保持

线下

0.5学时,20分钟

14.

错牙合畸形分类、正畸病历书写

见习

4学时,160分钟

15.

X线头影测量、模型分析

见习

4学时,160分钟

16.

面牙合相采集

见习

4学时,160分钟

17.

临床病例见习

见习

4学时,160分钟

18.

记存模型制取

实验

4学时,160分钟

19.

固定矫治器各种弓丝弯制

实验

4学时,160分钟

20.

活动矫治器制作

实验

4学时,160分钟

21.

托槽粘接

实验

4学时,160分钟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教研室运行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