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成功,神经外科再获“生命禁区”的胜利

说到听力丧失的原因,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会不会耳朵出了什么问题?
医生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位患者,听力丧失的原因并不在耳朵,而是在脑干。
听力丧失,竟是因为脑干长了血管瘤
近日,王女士因“右耳听力丧失”来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查症后发现,王女士除听力丧失外,还有头晕、耳鸣、呕吐和轻度面瘫等症状,于是联系神经外科到场会诊。
神经外科主任蔡利会诊了解病情后,当即安排王女士接受了脑部CT检查,随后根据检查结果确诊了病因—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蔡利解释,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为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脑出血,可引起听力下降、面瘫、头晕等颅神经功能障碍,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以及肢体瘫痪、麻木等传导束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患者长期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手术切除血管瘤是目前首推的治疗方式。

MR检查显示,患者脑干存在海绵状血管瘤
5小时手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成功
然而,脑干位于大脑深处,距离头皮远,手术入路需要穿过大量正常脑组织、血管、功能区,且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与大量脑神经相交,操作稍有差池便会造成严重脑损伤,手术风险很高,这也让脑干长期以来被称为“生命禁区”,近十年才被医学界逐步跨越和突破,但想实现手术安全全切无复发的治愈性治疗仍具有较大难度。
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后,蔡利团队为王女士实施了手术......经过5个小时的细致操作成功将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术中未损伤脑组织,术后未出现后遗症。
在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持续照顾下,王女士头晕、耳鸣、呕吐等症改善,脑出血、面瘫等症状消失,脱离生命危险,目前正在接受营养神经、高压氧等康复治疗。蔡利表示,随着治疗的持续王女士的听力也已获得部分恢复,且还有继续改善的空间。

术后,患者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被完全切除
科普多一度:早诊断早治疗,为患者带来最大健康收益
蔡利表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手术疗效,与神经损伤程度、神经功能是否重建、术后是否有积极的康复治疗等有关。并非所有症状都能完全恢复正常,且存在发生手术后遗症的风险,但考虑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致命程度,全切手术仍是治疗此病的首选治疗策略。建议患者一旦出现听力下降、面瘫、持续头晕等症状,立刻寻找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就诊,“绝不能等到面临生命危险时才想到做手术,这不但会提升手术难度,也将极大降低手术的健康收益。”他说。

蔡利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计划
END
审核 | 吴小红
审编 | 小壮壮
小编 | 鱼 雷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