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科成熟开展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烟雾病(颅内大动脉慢性闭塞)
限制人生发展,威胁生命安全,但它却藏得很深
乏力、健忘、视觉模糊、说话词不达意
大家是否有遇到过这些情况?
是否认为这些是性格、体质和习惯导致的正常状况?
颅脑外科医生对此表示
并非总是如此
有一种疾病便隐藏在这些我们认知中的“正常状况”下,使你的人生发展受到限制,并悄然威胁你的生命。
31岁青年因肢体乏力入院
2019年9月,31岁的龚小姐来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颅脑外科求诊。她从5月起便时常感觉右侧手脚乏力使不上劲,有时甚至完全无法动弹,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6月上旬,她在国壮脑病科被诊断为“烟雾病”,住院接受了内科治疗,在症状解除后出院回家自行服药。此次来院,她是遵循医嘱特地到颅脑外科寻求外科治疗。
讲到这里大家的脑内可能已有多个问号了——龚小姐的乏力不是解除了吗?为何还要接受外科治疗?这烟雾病又是个啥?
颅脑外科主任蔡利介绍,烟雾病是一种因颈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脑内血管被迫发生代偿性扩张维持脑供血后出现的脑血管疾病,因患者脑底血管异常增生后,分布形态似烟雾而得名。可导致血管生长发育异常和大脑缺血,进而对患者的神经、认知、肢体、视力等功能产生影响。
对龚小姐而言,烟雾病导致的症状主要为肢体乏力,但蔡主任注意到,她在交流过程中说话常常词不达意,也无法很好地控制声调,且生活中总爱忘事,用眼时也常感觉模糊不清,“这说明烟雾病依然在影响着她,病情没有根本性改善”。通过经进一步的DSA检查发现,龚小姐的双侧颈内动脉存在严重的闭塞和脑底毛细血管增生,其中颈内动脉的供血量占脑部血液的80%,不解决闭塞状况其症状很可能会再次发作。“从脑血流灌注成像图可以看出,她的大脑血液灌注量低,迫切需要获得足够血液。”蔡主任说。
颅内外搭桥手术创造良好疗效
“脑梗塞情况在内科治疗下已有改善,病情稳定,符合手术条件。”蔡主任表示,烟雾病主要是由颈内动脉闭塞导致脑血管供血异常所致,因此,他们将通过颅内外脑血管搭桥手术为龚小姐闭塞的脑血管建立供血通路,使其重新恢复供血能力,这是治疗烟雾病最好的方法之一。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9月17日,由蔡利主任带领团队为龚小姐实施了手术。术中,蔡主任团队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使用荧光血管造影技术确认合适的受体血管,再在高倍显微镜下将约1mm的颞浅动脉与一侧大脑中动脉分支进行端--侧吻合,建立新的供血通路,就好比水管接一个三通来增加新的水流。“手术操作要在不超过1mm直径的血管上均匀的缝合12针,动作必须十分小心,否则就有可能影响手术质量,甚至引起严重手术并发症”。2小时后,在蔡利主任团队沉稳、细致地操作下,新的供血通路被成功建立,缺血区域的脑组织供血恢复了正常,脑血流灌注成像检查也显示,其脑内血液灌注量低的情况已有较大改善。“患者醒后告诉我们,眼睛看东西清晰了很多,表明手术的疗效已初步显现。”蔡利主任高兴地说。
9月28日,龚女士康复顺利出院回家,此时她的语言障碍、乏力等症状再也看不到了。蔡利主任叮嘱她:回家后要继续服用一段时间药物加强疗效,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
小状况也决不能大意,因为烟雾病隐藏其后
据了解,烟雾病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多见于儿童、青少年与青壮年。其患者由于大脑长期缺血,其神经功能如:认知、记忆力、肢体力量、视力、性格等常会出现受损,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人生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更可怕的是,随着烟雾病程度加重,患者的智力也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导致脑梗死、脑出血等致命状况。
目前,烟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只能在颅脑外科医生对患者病情综合评估后实施专业治疗,改善疾病状况。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脑血流灌注得到增加,脑功能得到改善,受损神经功能会明显恢复。
“面对烟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蔡利主任特别提醒,烟雾病发病初期症状轻微,难以被发现,他建议大家出现乏力、健忘、视觉模糊、说话词不达意等状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到专业医院寻颅脑外科、脑病科医生就诊,并接受脑部CTA/MRA/DSA检查,一经确诊应按医嘱接受治疗,避免烟雾病对你的人生发展、生命安全造成损害。
据蔡主任介绍:他从2013年开始进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烟雾病、复杂动脉瘤,已进行了两百多例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事实证明颅内外搭桥技术成熟、安全、有效,是治疗烟雾病等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式。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