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切除巨大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
微创切除巨大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
前言
原发或继发于椎管内的各种肿瘤统称为椎管内肿瘤,又可称脊髓肿瘤。原发于椎管内的肿瘤,可能来自脊髓、神经根、脊膜等不同组织,可分为髓内、髓外硬脊膜下和硬脊膜外三类。
病例分享
患者女,65岁,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左侧肢体乏力,行走少许拖步,左手活动欠灵活,无肢体麻木,持续时间5天后未见好转遂至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就诊。入科时患者神志清醒,精神尚可,完善MRI相关检查,蔡利主任仔细查看了患者的检查片子,明确患者为L1-2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外占位,并向左侧椎间孔外生长,又认真辨别了占位与脊髓、椎管和周围骨质、肌肉的关系,诊断为椎管内外沟通性神经鞘瘤可能性大。
椎管内神经鞘瘤属于椎管内的一种良性肿瘤,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外硬脊膜下,有时还可以沿着椎间骨生长,形成椎管内外沟通的哑铃型肿瘤。在椎管外的部分可以突向颈部的软组织也可以突向胸腔、胸膜后,甚至突向于腹腔、盆腔,形成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
哑铃状肿瘤Eden分型;Type1:累及硬脊膜内外;Type2:累及硬脊膜内外及椎旁;Type3:累及硬脊膜外及椎旁;Type4:累及椎间孔及椎旁。
为什么这种肿瘤会引起肢体无力呢?
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较少见,大多数表现为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症状,简而言之就是产生疼痛麻木和手足无力时才发现,严重者可表现为肌肉萎缩、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脊柱变形,甚至出现四肢瘫痪、中枢性呼吸困难。
因椎管骨质结构复杂,普通CT等检查手段难以发现病变,通畅以核磁共振检查为首选,明确肿瘤部位以及肿瘤与周围重要血管、神经间的关系。
根据患者的情况,蔡利主任组织科室讨论,拟定手术方案,择期予患者全麻下行“左侧腰1椎板半开门肿瘤切除+椎板复位术”。
术中显微镜下可见L1椎管内有一哑铃状肿瘤,大小约3.7×2.5×3.2cm,包膜完整,血供丰富,向左侧椎间孔外生长,与硬脊膜有部分黏连,相应处硬脊膜缺损。最后,所有肿瘤在显微镜下全部切除,切下的半椎板也解剖复位并用钛连接片固定,既达到了疗效也保全了脊椎的稳定性。
神经鞘瘤大部分属于良性肿瘤,经外科手术切除后,可以达到治愈的的目的。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因肿瘤横跨椎管内外生长,解剖关系复杂,涉及面广,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不仅要将肿瘤切除,还要维持颈椎的稳固,不损伤椎动脉和颈部脊髓,在神经外科领域属于高难度的手术之一。
经过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稳定,恢复顺利,肢体活动无异常,复查核磁增强可见肿瘤全切。
温馨提示:
发生颈肩部疼痛麻木,肢体乏力,不要盲目医治,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身体健康大意不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